64岁的老李头,往年到霜降这阵子,总觉得身上犯懒。白天打个盹都能睡到天黑,晚上却又翻来覆去睡不着。
前几天他还跟老伴抱怨:“这节气真邪门,人也不舒服,胃口还怪怪的。”
可今年不一样。
他在家中的小院子里,泡着一壶桂花乌龙茶,炖着一锅萝卜羊肉汤,桌上还有他亲手剥的柿子。老李头说:“这回我提前准备了,霜降一过,养对了,整个人都顺溜。”
老伴笑着回他一句:“看你这精神头,倒像年轻十岁。”
其实,老李头也不是天生懂这些,是前年身体不好,被医生提醒——霜降是“阴阳交替”的关键节点,调养得好,冬天少受罪;调养不好,寒气一侵,就容易旧病复发。
这几年他慢慢摸出了门道。他常说:“霜降啊,不光是天冷的信号,更是养身的关口。”
那问题来了,霜降一到,除了多穿点衣服,咱还能怎么让身体顺着季节去“调”呢?
一、霜降之后,要注意些什么?
霜降,是秋天的最后一个节气。
这时候气温骤降,昼夜温差拉大,空气变得又干又冷。
在中医看来,这是“阴气渐盛,阳气将藏”的时期。简单说,就是身体开始“封藏”的阶段,所有的养生,都得围绕“护阳、润燥、固本”来做。
1.保暖不能光靠衣服
不少人以为穿厚点就够了,其实最怕的是“下半身冷”。
老年人尤其要护“三暖”:
•头暖:戴帽子护阳气,防风寒从头入;
•脚暖:脚掌有六条经脉,冷了气血循环就慢;
•腰暖:肾属阳,腰冷则气衰,容易腰痛、夜尿多。
2.起居作息顺节气
霜降后应“早卧晚起”。晚上早点休息,让阳气潜藏;早晨别急着出门晨练,最好等太阳出来后再活动,避免寒气入体。
3.饮食要“养阴润燥”
这时候“燥”气最重,很多人容易嘴干、嗓哑、皮肤痒。
饮食上可以多吃点汤羹、粥类、炖菜,不宜吃辛辣、油炸、过咸的食物,否则伤阴上火。
4.情绪也要“稳”下来
霜降后白天短、夜晚长,阳气收敛,人容易犯困、犯懒,还容易情绪低落。
中医讲“悲伤伤肺”,秋季主肺,情绪不稳反而伤气。这时候要多晒太阳,多出门活动,保持情绪舒畅。
二、霜降将至,别忘:品1茶,尝2果,吃3鲜,做4事
说到底,霜降的养生,其实就是让身体顺应自然地“缓一缓”。
咱不求花哨,只求实在。
①品1茶:桂花乌龙茶,润肺又养心情
霜降时节,正是桂花盛开的尾声。
桂花性温、气香,能理气、暖胃、化痰止咳。搭配乌龙茶,既能润燥,又能醒神,还能缓解秋季的情绪波动。
泡法也简单:
桂花一撮(干的也行)、乌龙茶3克
沸水冲泡后盖盖焖2分钟即可
这茶尤其适合中老年人——既能护肺润喉,又不会太寒或太燥。
如果嗓子干、口气重,还能放几颗枸杞,效果更好。
②尝2果:柿子润肺,山楂养胃
霜降时节有句老话:“霜降吃柿子,不会流鼻涕。”
柿子富含胡萝卜素、维C,润肺、止咳、生津效果好。
不过要注意:柿子性凉,脾胃虚寒、容易拉肚子的人要少吃,可以“熟透再吃”或“烤一烤”去寒气。
山楂也是霜降的好果。
秋末气候干,人容易积食,吃点山楂能助消化、活血化瘀,还能防秋季血脂升高。
建议:
正餐后嚼几片干山楂,帮助消食;或用山楂、红枣、陈皮泡水,养胃又顺气。
③吃3鲜:萝卜、莲藕、秋葵
这“三鲜”,是霜降养生的三把“钥匙”。
萝卜——“小人参”
中医说“霜降萝卜赛人参”。这个时候的萝卜最脆甜,性凉但不寒,有下气消食、润肺化痰的作用。
可生吃、可炖汤,尤其是萝卜羊肉汤,既能祛寒又能补气。
莲藕——养血安神
霜降后的莲藕淀粉多、口感糯,富含维C、膳食纤维。
熟吃能健脾养胃、生津止渴,对容易上火、口干舌燥的人特别好。
秋葵——润肠通便、补肾助阳
霜降后的秋葵滑嫩营养丰富,富含植物蛋白和锌元素。
男性常吃,有助提升精力和免疫力;女性吃了能润肤养颜。
④做4事:护阳、润肺、养胃、稳心
第一,护阳:泡脚温肾气
每晚睡前泡脚20分钟,水温保持在40℃左右。
泡脚时可以放点艾叶、花椒或生姜片,能通经活络、祛寒助眠。
第二,润肺:做深呼吸练习
每天早晚各5分钟,吸气时腹部鼓起,呼气时缓缓放松。
能提升肺活量,预防秋季呼吸道问题。
第三,养胃:吃点热粥护脾气
霜降之后脾胃最怕寒,早餐来碗红枣山药粥或南瓜粥,既补气又暖胃。
第四,稳心:学会放慢节奏
霜降过后,是最该“慢下来”的时候。可以听听音乐、散步晒太阳、和家人聊聊天。心情稳了,气血才顺,身体才养得住。
结语:让身体,顺着季节走
霜降那天,老李头起床后,先泡了一壶桂花乌龙茶。他看着窗外的初霜,笑着说:“这天冷不怕,怕的是人不懂顺势。”
养生从来不是复杂的事。懂得顺应节气,吃对东西、睡好觉、心情稳,这比什么补药都强。
霜降是秋天的告别信号,也是冬天的起点。别急着忙,别怕冷,记得——跟着节气走,身体自然安。
来源:青岛广播
温馨提示:本文所载的健康相关信息仅供参考,不代表本平台观点,不能直接作为任何健康干预的依据。在采取任何预防、治疗或治愈的措施之前,请先与医生进行沟通。
文中所提姓名均为“化名”,切勿对号入座
(蓬莱融媒体中心)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