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已开通全网一键维权,未经授权一律举报
首发|品牌官作者|品牌官
引言:当“黄金珍奶”遭遇时代转身。又一网红奶茶品牌出事了?
奶茶喝出异物不是什么新鲜事了,从各大新闻媒体爆出的食品安全事件来看,奶茶喝出的异物可谓是“包罗万象”。
其中不乏玻璃渣、塑料袋、青蛙、牙签、蟑螂等,这额外的料啊,真的有点多且猛。

而最近, “奶茶盲盒”里又开出了恶心的“新品” 了。

喝出昆虫尸体!网红奶茶又翻车了?
根据1818黄金眼的报道,9月17号,浙江杭州的李女士在KOI Thé(以下简称“KOI ”)奶茶里吃出了异物。
当时李女士刚拆开奶茶吸两口,好家伙,这甜度直冲天灵盖!
想着放一会再嗦两口,结果搁那儿晾了快一小时,当李女士再次拿起奶茶猛吸时,突然感觉舌尖被啥小硬物硌了一下。

图源:1818黄金眼
“吸出了一个类似钢丝球状态的东西,因为在嘴巴里不确定是什么东西不敢下咽,吐出来用手指捻开发现是一团昆虫尸体,有昆虫腿部、头部、翅膀等。”
这活脱脱小虫子的“全尸现场”!
更让人瑟瑟发抖的是,在李女士拍的照片里,四五块黑碎片里还混着个带锯齿的“小零件”。


图源:1818黄金眼
光是隔着屏幕都想吐……
有网友直接调侃道,“‘尸物’奶茶”。

视频里显示外卖袋和奶茶杯都光溜溜的没贴标签,跟俩没穿校服的“黑户”似的。

图源:1818黄金眼
后来,李女士找到了品牌的店家、KOI区域负责人、客诉部,结果均沟通无果,她已投诉到市监部门。
9月28号李女士表示直接走法律程序!
10月9日,涉事门店的工作人员回应称,异物的颗粒那么大,做奶茶不可能发现不了,而且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也已经上门检查,没有发现任何问题。
另一边,品牌方的回复也是理直气壮。

图源:南方都市报
该负责人表示,事情发生后,品牌方与该消费者进行了多轮沟通与协商,但对方的诉求是希望品牌方能够在社交平台上道歉。
但是品牌方则表示,赔钱调解都好说,但要在社交平台道歉,这锅他们不背,毕竟没实锤证明虫子是因为品牌的卫生疏忽、管理不当或者操作有误导致的。

图源:1818黄金眼
总之,这件事情总结下来就是——消费者摆事实要说法,门店喊冤“未发现”,品牌方举监控喊“滤不进”,三方各有各的理,估计只能等法官来断案了。
社交平台上,网友们对此事也是议论纷纷,就有网友分析道,这个虫子应该是混在茶叶里所以没发现,毕竟若是后续制作茶饮的时候跑进去的话,应该是活体破碎的或者整只的,这个明显就是已经死了很久了。

图源:网友评论
尽管此次“昆虫门”事件双方各执一词,但这也折射出KOI在高速扩张中的隐忧以及其背后的品控漏洞。
这只昆虫到底是怎么混入茶叶原料的?在正规的生产流程中,如果企业按照规范合规经营,这只昆虫为什么还会出现在消费者的杯中?
而这并非孤例,2023年,KOI的苏州门店也出现了“奶茶藏针”事件,消费者开盖准备吃珍珠时发现了一根针,而涉事门店称奶茶的细针是砂糖物料厂商出现失误造成的。

作为直营模式代表,KOI宣称全球统一品控标准,但在黑猫投诉平台上,也有消费者投诉喝出石头、苍蝇等异物,显示其供应链管理存在漏洞。
除此之外,相比蜜雪冰城等下沉市场品牌,KOI直至2023年才开放加盟,目前仍以直营为主,很显然在其在连锁运营标准化体系经验上尚且不足。

这其中的原因,深植于KOI“直营为王”的管理基因。
当蜜雪冰城等品牌通过加盟模式实现“农村包围城市”时,KOI仍固守直营体系,导致其既缺乏加盟商体系的快速裂变能力,又陷入直营的管控困境。

“墙外开花墙内香”
黄金珍奶热销3亿多杯
在喜茶、霸王茶姬、蜜雪冰城等这些新茶饮巨头的“掌控”下,KOI这个名字或许在当下大众的眼中不算熟悉。
作为一家国产的品牌,你或许想不到,KOI第一家店是开在新加坡。
在海外市场征战了几年后,KOI才在2011年9月,于厦门开出了第一间KOl 门店,宣布正式进入内地手摇茶市场。
当2018年蜜雪冰城还在越南河内试水首店时,这个源于中国台湾的手作奶茶品牌早已在2007年的新加坡乌节路用“黄金珍珠奶茶”征服东南亚食客。

当2018年喜茶、奈雪还在新加坡探索首店模型时,KOI已构建起覆盖15国的直营网络,国际版图从东南亚扩到了欧美市场。
这种“先发制茶”的战略定力,使KOI始终走在多数茶企发展的前列,更因此成为众多茶饮品牌的“研究样本”和茶饮启蒙。

可谓是完美演绎了“墙外香飘三千里,归来仍是少年心”的商业寓言。
在KOI官网上,那一句“让世界的人,因为喝到一杯好茶而快乐”尤为醒目。

图源:官网
而说到KOI,那就不得不提到50岚了。
马雅芬为50岚创办人马绍维大妹,由于2006年50岚在大陆已被注册,因此大陆品牌新注册为一点点,2007年另外自创茶饮品牌“KOI Thé”。

“师承”50岚的KOI,有浓郁的台湾奶茶特色,他家目前主打的还是珍珠奶茶这个传统品类。
在茶饮内卷的台湾,它一直是网红的存在。光是社交软件上随手分享一张图就轻松高赞。

截止2023年,招牌饮品黄金珍奶已热销3亿多杯。

只不过,当新茶饮赛道进入“存量厮杀”阶段,新茶饮的竞争就从“流量之争”转向“价值之争”。
KOI可宜手握黄金珍奶这一“3亿杯级”的超级单品,很显然不符合当下“健康滋养”的浪潮。
当行业集体向“低糖低卡”转型时,KOI的应对策略也显得力不从心,在其官方公众号里,品牌最新推出的生巧慕斯系列,还打出了“控糖停止,快乐开始”的宣言。

图源:KOI可宜公众号

步入深水区的新茶饮
开始攻入“健康焦虑”
据艾媒咨询分析,2024年中国新式茶饮市场规模已达3547.2亿元,预计2028年突破4000亿元。
在艾媒咨询2023年调研数据显示,消费者茶饮次数减少的原因里,健康焦虑已超越价格敏感成为核心制约因素。
49.4%的消费者会担心进行新式茶饮消费不利身体健康,42.2%的消费者则表示害怕长胖,31.3%的消费者认为新式茶饮价格太高。
这种转变背后,是《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揭示的严峻现实:18-35岁群体中超重率已达34.3%。
我国成年人日均添加糖摄入量高达30克,远超世界卫生组织建议的25克上限。

图源:国家卫健委
社会健康危机与个体消费选择形成共振,倒逼行业开启“减糖、控脂、去植脂末”的深度变革。
对此,奶茶品牌们都在积极布局健康赛道。
沪上阿姨以“五黄高纤慢养瓶”“五黑焕发慢养瓶”等产品切入膳食纤维赛道,强调高纤、慢消化、低负担等功能属性。
喜茶推出了“轻奶茶”系列,采用低温萃取技术和天然代糖,大幅降低产品热量;奈雪的茶以“不加糖天然营养 ”战略开启新茶饮5.0时代,推出“轻养蔬果茶”系列,不仅低卡低负担,而且代餐营养高。

这些创新本质是从“口感满足”向“健康价值宣言”的升维竞争——当一杯奶茶的附加值从“快乐水”变为“轻养生”,行业竞争维度已发生根本性跃迁。
反观KOI,仍固守高糖高脂的舒适区。
尽管推出了清爽果茶和招牌玛奇朵等口感清爽的产品,但核心产品线仍依赖十年未变的黄金珍奶。

除此之外,在Z世代“悦己消费”主导的市场环境下,KOI仍延续“手摇奶茶工匠”的旧叙事,未能构建起与新生代的情感连接。
相较之下,霸王茶姬以“东方茶美学”打造文化溢价,奈雪的茶用“轻烘焙 茶饮”模式切入下午茶场景,KOI的价值锚点愈发模糊。

写在最后
从台北街头的珍珠奶茶启蒙者,到全球门店超600家的行业标杆,KOI要破解的不仅是品控难题,更是如何在规模扩张与品质坚守间找到平衡点,以及在黄金珍奶的“经典记忆”里找到健康化创新的支点。
毕竟,在奶茶杯里漂浮的不该是昆虫尸体和植脂末,而应是品牌对消费者的敬畏之心、与时代对话的诚意。

如何在规模化扩张中坚守品质初心和摆脱品类依赖,将是决定其能否穿越周期的关键考验。
对此,您怎么看?欢迎评论区留言讨论,发表您的意见或者看法,谢谢。

国内运营最早的财经自媒体,百万商界精英的必备读本,聚焦每日热点事件、财经人物、创投故事、财富商机等内容!每日为您提供更真实、更专业的商业报道,欢迎关注@品牌官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