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刺梨的酸甜果香邂逅红茶的醇厚甘韵,会碰撞出怎样的产业火花?位于湄潭县洗马镇的贵州柒品茶业有限公司,以“茶 果”创新融合为笔,依托洗马镇生态优势、茶产业资源,转化农村富余劳动力,抓住新媒体消费浪潮,创新推出“刺梨红茶”产品,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活力。
近日,记者走进柒品茶业,探访这一特色产业背后的发展故事。

在柒品茶业的生产加工车间里,工人们正在精心制作“刺梨红茶”。清洗刺梨鲜果、剔除果核、填入红茶,一道道工序间,刺梨的清新与红茶的醇香交织弥漫。一颗金黄的刺梨包裹着一撮红茶,经过工艺的充分结合,摇身一变成为好喝又健康的新品特色茶,很受市场欢迎。
“我们从去年开始对刺梨红茶进行研发和生产,市场反响远超预期,所以今年果断加大投入,进行了大规模生产。”柒品茶业负责人黄峰向记者介绍道。为了保证刺梨红茶的品质,企业对生产工艺进行了全面升级,创新推出了“十八道工艺”生产流程。

“刺梨红茶”的生产,不仅让周边村民实现了“家门口就业”,也带动了更多群众务工增收,让产业发展的红利真正惠及百姓。
“在家门口上班,一个月收入也可以,还能照顾老人和小孩,比外出打工强多了!”在柒品茶业的生产车间里,已经在这里工作了两年的员工程秀琴一边熟练地剔除果核,一边向记者介绍。她的话,道出了当地不少村民在柒品茶业就业后的生活变化。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柒品茶业的一场“茶果融合”的创新实践悄然展开。据了解,刺梨红茶口感独特:与普通红茶相比,它的果奶香浓郁持久,苦涩感显著降低,酸甜味与醇厚感更突出;营养层面,其总多酚、维生素C和可溶性糖含量均大幅高于普通红茶。这份“好喝又健康”的特质,让刺梨红茶迅速赢得消费者青睐。

在生产车间看到,工人们正在加班加点地进行包装、出货。“现在订单已经排到11月份了,我们必须加快进度,确保按时交货。”黄峰表示,为了应对激增的订单,企业优化了生产流程,合理调配人力,保障供应链稳定。这种“订单式生产”模式,不仅降低了库存压力,还能根据市场需求及时调整生产计划,让产品始终保持畅销状态。
柒品茶业是一家集茶叶种植、加工、销售于一体的茶企,获得“贵州省茶行业十佳营销企业”“遵义市老百姓最喜爱品牌”“湄潭县线上示范龙头企业”等荣誉,主营产品包括绿茶、红茶、白茶、花茶、果茶等。

凭借着过硬的品质,柒品茶业的刺梨红茶迅速打开了市场。“我们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销售模式,线上通过抖音直播吸引流量,线下依托专卖店建立信任,目前已经销售了一万多份产品。”黄峰难掩喜悦之情。
谈及未来发展,黄峰信心满满:“明年我们计划加大投入,建设规模化生产线,进一步提升刺梨红茶的产量和品质。在销售上也做一些调整,大力借用新媒体平台进行视频宣传,把高品质的茶产品卖出去。”规模化生产不仅能降低生产成本,还能提高生产效率,让产品更具市场竞争力。同时,生产线的扩建还将创造更多就业岗位,帮助更多当地村民实现就近就业。

从研发生产到市场销售,从带动就业到未来规划,柒品茶业必将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为当地经济发展和村民生活改善作出更大贡献,持续绘就一幅产业兴旺、生态优美、百姓幸福的乡村振兴画卷。(融媒体记者周欢 张娇 周丽)



总监制:瞿欣含总编辑:彭剑副总编辑:罗宗义值班编委:罗宗义 廖鑫值班主任:罗德雄编辑:何妮真投稿邮箱:mtxrmtzxwmmt@163.com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