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临床上,对于川芎的使用,中医师们往往比较熟悉,可是茶芎、西芎两味中药饮片,就有些陌生了。经常有人会来问我们药师,茶芎是川芎吗?西芎又是什么?
首先,药材的来源属于中药质量标准的内容之一,而对于中药质量标准来说,我国中药质量标准有药典标准、局颁标准、部颁标准及地方标准等。中药材在临床使用时,以中国药典为主,而地方标准为各省、直辖市所规定的标准。如果中国药典没有收录的中药材,在地方标准收录了,则当地以地方标准执行,其它地区参考执行。
再来解答大家的提问,茶芎是川芎吗?不是。
根据江西省中药饮片炮制规范(2008年版)规定,茶芎为伞形科植物茶芎的干燥根茎,而川芎为伞形科植物川芎的干燥根茎。另外,中国药典中并无茶芎的质量标准,茶芎为江西地方性药材。
那西芎是什么?根据甘肃省中药材标准(2020年版)规定,西芎的来源与川芎相同,川芎为西芎的别称。同时甘肃省标准中有一份起草说明提到“本品系甘肃省引种川芎,原植物与四川之川芎相同,而药材性状与四川之川芎差别明显。今考证,历史上,甘肃、陕西一带所产芎藭,又称西芎,以西芎为正名收入地方标准,保留川芎副名,以利生产和临床使用。”注意,在中国药典中川芎仅“川芎”一名,“西芎”仅甘肃省当地使用此名称。
之所以会有人迷惑、混淆,也是有原因的。历史上川芎、西芎、茶芎、藁本的来源混杂,历史发展复杂,甚至在诸多古籍参考和今人调查后,也难以对古籍上所记载的芎藭等做一个清晰的溯源,现将历史发展和今人的推论列出以供临床参考。
川芎、西芎、茶芎原本是指不同地区所产的芎藭,西芎和茶芎相较于川芎来说不太作为主要芎藭使用(不过茶芎在清末时期使用广泛)。据古籍资料显示这些芎藭品种有可能是各地选取了藁本属不同的野生植物进行栽培驯化,从而衍生出不同的栽培变种[1]。川芎作为一种栽培变种药材,全国未见野生品,而古代的芎藭可能就是藁本的栽培品、野生藁本、藁本属近缘植物混用,比如甘肃引进的川芎在药材外形上已经有所差异可见栽培对其影响之大。但是现在还没有十分确切的证据能证明相关猜测。
在南北朝之前,历阳、蜀地、秦地三地有芎藭,而历阳芎藭又称“马衔芎藭”,使用以历阳、秦地为主。唐朝时期以秦地产芎藭为主,且出现栽培品,而历阳“马衔芎藭”不再使用。宋朝时期出现关中、蜀川两大产地,其中蜀川产称为“川芎”、关中产称为“京芎”,以川芎为主。明朝时期在使用的有“川芎”、“马衔芎”、“京芎”、“台芎”、“抚芎”,分别产自川蜀、历阳、关中、台州、江西,而此时“京芎”的别称又名“西芎”。清朝和民国时期大多数提及“川芎”、“西芎”、“抚芎”这三种,川芎占主要地位,但是在清朝末年抚芎兴盛了一段时间。抚芎为江西九江所产,由于在江西民间常拿来和茶叶一起泡水喝,故又称“茶芎”。
在1959年之前,西芎、川芎、抚芎看做同一来源,均为藁本属。然而西芎原植物于1959年被《中药志》修订为藁本的来源之一[2],随之其药材便称为“西芎藁本”,不过“西芎藁本”的称呼现在已经渐渐消失。然而《甘肃省中药材标准(2020版)》规定,将20世纪60年代陇南、华庭等地从四川引种的川芎称为“西芎”纳入地方标准,并保留川芎这个名称作为别称。根据《江西省中药饮片炮制规范(2008年版)》中规定,茶芎和川芎作为两种药材同时收录。而茶芎原植物学名原本在《中药志》中修订为伞形科植物藁本,而1982年左右范催生等人将标本送至江苏植物研究所,经单人骅教授定名为伞形科植物茶芎。
芎藭区分
川芎
西芎
(甘肃)
茶芎
(抚芎)
藁本
(非辽藁本)
性状
不规则结节状拳形团块
不规则结节状或疙瘩状
扁圆形结节状团块
根茎呈不规则结节状圆柱形,稍扭曲,有分枝
大小
直径2~7cm
长3~8cm,直径2~6cm
直径2.5~5.5 cm
长3~10cm,直径1~2cm
表面颜色
表面灰褐色或褐色
表面棕褐色
表面棕褐色
表面棕褐色或暗棕色
表面特征
粗糙皱缩,有多数平行隆起的轮节,顶端有凹陷的类圆形茎痕,下侧及轮节上有多数小瘤状根痕
不规则纵皱纹,突出的环节,残留支跟及多数根痕
有乳头状突起的轮节,顶端有微突起的茎痕及同心性轮层数环
粗糙,有纵皱纹,上侧残留数个凹陷的圆形茎基,下侧有多数点状突起的根痕和残根
断面
断面黄白色或灰黄色;散有黄棕色的油室
皮部黄白色、木质部淡黄色;有裂隙,棕色油点、淡黄色髓
断面灰黄色;散有黄棕色点状油室
切面黄白色至浅黄褐色;具裂隙或孔洞
形成层
形成层环呈波状
形成层成波状或不规则多角形
质地
质坚实
质较硬
体轻,质较硬,易折断,纤维状
性味归经
辛、温,气浓香,味苦、辛,微甜,稍有麻舌感;归肝、胆、心包经
辛、温,气浓香、味苦、辛,麻舌;归肝、胆、心包经
辛、温,有浓郁香气,味辛、微苦,有麻舌感;归肝、心经
辛、温,气浓香,味辛、苦、微麻;归膀胱经
参考文献:
[1] 王艺涵,赵佳琛,金艳,等.经典名方中川芎的本草考证[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22,28(10):262-274
[2] 单锋,郝近大.川芎(芎藭)的本草源流考[J].中国中药杂志,2011,36(16):2306-2310.
推荐专家
您身边的家庭医生
徐 琛
药剂科 主管中药师
从事中药师工作8年,药事服务相关工作经验丰富,擅长中医药哲学基础和中药专业知识科普,发表学术论文《浅谈中药配方颗粒的发展》
来源:南昌市洪都中医院
编辑:黄萌楣
审校:陈师睿
核发:谢涛
图片:本文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