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的故乡

茶叶的故乡

文/余长城

1

不知何时,茶叶被冠以“神奇的东方树叶”。这个尊贵的称号一定是来自西方的,很可能来自英国。英国在过去两三百年间曾是世界上人均消费茶叶最多的国家(目前仅排第六,与中国人均消费基本持平),也是最早在西方传播“吃茶”这一风俗的国家。吃茶之风从英国传到法国,后来又传及整个欧洲、中东及北美洲——亦即整个西方诸国。 鸦片战争之后,英国在印度、锡兰、肯尼亚等英属殖民地广泛种植茶叶,如今,印度、肯尼亚、斯里兰卡(原名锡兰)分别是世界排名第二、第三、第四的产茶国和第四、第一、第三的出口国。

18世纪以前,历史上比较贫困的英国人仍保留着一日两餐的习俗,晚餐称为正餐。虽然,英国人主食为面包及牛奶,贵族吃肉,但两餐之间总会感到饥饿,于是在十八世纪富裕起来的英国就兴起王室贵族“喝下午茶”。与其说是喝茶,不如说是吃茶,这一习惯与一日两餐的中国唐朝相类似。而饮茶有助于肉食品、奶制品消化并去除口腔异味,这是早在中国宋代——或更早——就被辽国、金国、西夏国证明过的,后来的蒙古人再次证明。

无可争议,“神奇的东方树叶”原产于中国。近年来的研究发现,中国的茶叶原产于云南——在普洱发现有两、三千万年前的茶叶树化石,而至今寿命最长的野生茶树也在云南。

茶叶最早是作为药用植物的,故有神农尝百草时发现茶叶可解百毒之传说。先秦、秦汉古籍中没有相关茶叶树及饮茶的文献记载,北宋徐铉校订《说文解字》时认为茶的古字是“荼”。荼在古代用作三种植物名称,其一为槚。《尔雅·释木》:“槚,苦荼”;两晋间人郭璞注:“树小如栀子,冬生叶,可煮作羹饮。今呼早采者为荼,晚取者为茗”。

喝茶之风起于两晋,特别是衣冠南渡后的东晋;或许在汉代时南方人已有喝茶的习惯了——但并没有相关记载。东晋常璩《华阳国志》卷一之《巴志》记载:“其果实之珍者,树有荔芰,蔓有辛蒟,园有芳蒻、香茗、给客橙、葵。”这是最早有关茶产地的记载——巴郡。常璩是蜀郡人,但并未记载蜀郡有茗。中国第一部茶书专著是唐代陆羽的《茶经》,其考究茶叶树起源时仅指出“茶者,南方之嘉木”,但又提到“巴山峡州(今湖北宜昌市及周边地区)有两人合抱者”,即巴山有千年野茶树。

到五代时期,毛文锡所著《茶谱》记载“(汉代)蜀之雅州有蒙山,山有五顶,有茶园”,这是中国人工种植茶园的最早记载。

到了宋代,宋孝宗追封西汉严道县(今属四川雅安市)人吴理真为“甘露普惠妙济大师”,并把他手植七株茶树的地方封为“皇茶园”,吴理真也就成为有记载的中国种植茶叶第一人,也就是毛文锡所记的那个种茶人。

今人推测中国人工种植茶的路线图,母种来自云南,始于巴蜀,自巴蜀传及长江流域,然后由长江流域向北到达淮南、向南到达岭南并延及海南岛及台湾岛。但是在传入的时间上,各地都没有一个确切的文字信息。然而至少在唐朝,南方各地都已经大规模地人工种植茶叶了。

2

我的故乡信阳也是“茶叶的故乡”之一,因为在唐朝时已经是茶叶的主产区了,陆羽茶经上提到的义阳郡、光州俱属今之信阳,属唐朝八大产茶区之淮南产区。

唐代的淮南茶产区相当于今天的鄂豫皖大别山区,现今主要品牌为信阳毛尖、六安瓜片、英山云雾。

陆羽是复州竟陵(今湖北天门市)人,为写《茶经》,去过全国八大产茶区的山南道六州、淮南道六州(郡)、浙西道八州、剑南道八州、浙东道四州,却没有去过黔中道、江南道、岭南道十一州。在唐朝八大产茶区中,地理位置最北的是山南道梁州(今汉中市)、金州(今安康市)和淮南道义阳郡、光州、寿州(今淮南市)、舒州(今潜山市)。唐朝的都城在长安,当然希望产茶区能够尽可能地由南往北,但地理气候决定秦岭终南山及淮河以北不能够生长茶叶。直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山东省日照地区才栽培茶叶成功——但都非常矮小,这是目前中国最北的产茶区,产量很小。

而茶叶本是“南方之嘉木”,故英国人很容易地将其移植到印度、斯里兰卡甚至非洲的肯尼亚等地。日本早在唐朝就引入茶叶,小心地培养出耐寒的品种,但主要产区都在东京以南。受地理条件限制,日本仅为世界第八大产茶国;又因日本人口众多,日本茶很少出口。

中国茶叶消费的人均水平如今能到达世界第五,这是与开革开放后生活水平提高分不开的,同时茶叶的种植面积也大大拓广了。在信阳,这被称为“名茶复兴”——因为“信阳毛尖”是全国名茶。

信阳名茶复兴可以从1992年第一届信阳茶叶节算起,2004年更名“信阳国际茶文化节”,2010年正式更名为“中国茶都·信阳国际茶文化节”。有关“中国茶都”这一自称,还有浙江杭州、福建安溪和安徽东至等。

中国名茶之说、名茶之争众说纷纭,自唐、宋以来,各地均有贡茶,可视为其品质良好、品种高贵,亦可被视为“茶叶的故乡”。如今,“贡茶”被“品牌”所代替,品牌又被市场价值所衡量,市场价值又被产量所左右,于是就有“正宗”与“不正宗”之争。所有持“正宗”之说的“原产地”都认为,真正的好茶应该是云雾茶,不管是高山云雾还是湖畔云雾,——“好山好水出好茶”。

3

如同瓷器的发展一样,每一个朝代都有茶产地的兴起与衰落,信阳的名茶复兴更早时始于晚清,商业上称为“晚清八大茶社”。清代至民国,信阳茶称为“豫毛峰”,解放后称为“信阳毛尖”。解放后茶产业多为城市国营茶厂和乡村集体茶场,机器加工的茶常被称为“精制茶”,全国皆然。

我出生的年代仍是人民公社时期,生产小队无种茶者,生产大队有一个集体茶场,称“燕窝茶场”,与林场二者合一。因为生产队并未种茶,我小时候并不能常喝到茶,父亲每年腊月只准备一到两斤茶叶——可能是从供销社购买来的——主要做待客之用。

土地刚承包之后,农民便迫不及待地家家种植茶叶,再没有人种植小麦了,许多人家还新垦了山地种茶。与此同时,燕窝茶场的种茶面积扩大了,林园面积萎缩,梯地多由杉树园改为茶园。茶场为解决采茶问题,在采茶季节来临前向附近各村发出通知,所有人均可前去采茶,论斤称重给予报酬。茶场开园通常在清明节之后,刚开园时每斤报酬五分钱,随着可采摘的茶叶越来越稀,最后升至每斤两角钱。此举甚至可吸引到邻县的平原人,那些有亲戚在茶场附近的。

采茶的手法是“摘”,但是在刚开园的头两三天里,因为嫩芽稠密,一些少女的采茶手法是“挠”。我们村庄的一群二三十位少女,其中有四位每天可以挠一百斤以上,也就是可以挣五六元钱,而我却最多可以采摘二十几斤。奶奶的采茶速度与我差不多,她还要携带个小板凳,坐在大茶树下慢慢地采。

到我们村庄各家的茶园大面积起来之后,就没有人到茶场采茶了,自家的茶都忙不过来。我们县位于信阳地区最南,农村人仍将手工茶称为“(豫)毛峰”,只有在信阳市周边称为“毛尖”——那是对品质追求的结果,要求两叶一尖甚至一叶一尖。

农村的手工茶“毛峰”春茶可卖到二十多元一斤,夏、秋节也可卖到十几元一斤。在八十年代,茶叶成为农村的支柱产业,许多人家因此盖起了红砖瓦房。

三舅高中毕业后没钱复读,去茶场做了工人,他们大队的茶场称聂潭茶场。三舅曾在茶场的茶园中间植了不少花生,我曾去帮忙摘过花生。自家的茶园起来后,三舅就回到村庄,学做龙井茶。因为三舅湾子的人口多,人均田地、山地少,所以仿制价格更高的西湖龙井有比较好的效益。三舅是第一批学做龙井茶的,最初做出来的龙井茶可卖到一百多元一斤,但做工很精细,速度很慢,炒青锅是从杭州买来的电控温度的龙井锅。后来仿制龙井的人员多了,龙井茶的价格也慢慢降至四五十元一斤甚至更低,而这时我家的夏茶最低价格也降至五元一斤了。

农村的茶叶贩子多起来,把茶叶销往全省各地。因为河南省只有信阳地区产茶,所以销量很好,也有许多人去省内各城市开设了茶庄、茶馆。

4

1992年开始的信阳茶叶节标志着信阳茶叶品质的普遍提升,农村“豫毛峰”全面被“信阳毛尖”所替代。

到了八十年代末期,毛峰茶的收购价格不升反降,同时许多农村青年转向去南方打工,手工毛峰茶逐渐被做工更为精细的信阳毛尖茶所替代。在中国绿茶中,西湖龙井是两叶一尖,只有碧螺春和信阳毛尖追求一叶一尖。特别是信阳毛尖,后来发展到需要六万至八万片叶芽才能制成一斤干茶,也就是需要四斤多“湿茶”才能制成一斤干茶。

我的故乡新县八里畈乡国土面积88.58平方公里,约合13.287万亩,如今茶园面积1.6万亩,在八十年代末期曾发展到2万多亩。新县籍上将、曾任国防大学政委兼党委书记的李德生回新县时,曾亲题“中原茶叶第一乡”给八里畈乡,1999年河南省史志办主办的《中州今古》杂志以《中原茶叶第一乡——八里畈乡》为题写过一篇文章,晓喻全省。当时,李德生将军题这幅字,是在参观河南新林茶业有限公司时泼墨的。

河南新林茶业有限公司,1996年由中日合资建成,落户八里畈乡,茶品牌命名“新林玉露”。“玉露”是日本最高端的茶叶品牌,“新林玉露”最初主要出口日本。新林玉露茶采用日本工艺和日本设备,主要是蒸青、碎叶、真空包装;日本人撤资后,新林公司也改做毛尖茶了,同时仍兼做碎叶茶。

信阳毛尖技艺起源于信阳城周边,自晚清八大茶社时出现,如今成为信阳茶主流。不管是手工“把子茶”——用竹扫把炒青揉合,还是机器精制茶,或是仿制西湖龙井,如今基本上不存在了。虽然,信阳也做红茶、白茶、黑茶、乌龙茶,但终究是绿茶信阳毛尖的天下。

以前,信阳绿茶分春、夏、秋三季采摘,但信阳毛尖品牌茶只选用春茶加工,夏茶、秋茶无人采摘造成浪费,于是时任省委书记的卢展工便建议信阳市把夏、秋茶用来发展红茶,后来更开发出信阳乌龙茶、白茶、黑茶等。

自1980年至1990年,我在家乡生活采茶的十年间,虽然春、夏、秋都有采茶,但秋季采摘量很少,至少在白露后就不再采摘了,最后生长出来的茶叶用来“修苗”——让茶树成长,故家乡有谚说——“头茶苦,二茶涩,三茶好喝舍不得摘”。三茶即指秋茶,头茶、二茶分别指春茶、夏茶。

粗茶确实都是苦的,也有一些涩味,但信阳毛尖只采摘芽尖,则完全没有苦味、涩味,只有清香。以前,农村集体茶场的茶只在清明节后茶叶茂盛时才开园采摘,如今信阳毛尖不仅追求雨前茶,更追求明前茶,但凡清明节前后茶树刚冒出一点新绿,就被人采摘掉了。而明前茶的湿茶收购价格,可以达到百元一斤,如此成本,则明前茶的售价至少不低于五百元每斤了。

信阳城周边的茶农,每到清明节前招募采茶工,主要采摘期仅在清明至谷雨的十五天,最多不超过二十天,谷雨过后,茶山上就鲜见采茶人了。

5

家里种茶之后,日常饮茶就放开了喝,主要是喝夏茶。夏茶劲大,浓浓的、酽酽的,二十四小时泡在茶壶中。放学之后,或田地里劳动回来,口极渴时,甚至会对着茶壶嘴喝。夏夜起来解溲,有时也要喝上一口凉茶。至今,无论喝多浓的茶,也不会影响睡眠。

九十年代初,与信阳同属豫南的南阳、驻马店地区还是很少人喝得起茶的,他们把招待客人喝的白开水,称之为“请喝茶”。酒店、餐馆里会有茶壶,泡的都是茶叶末。——因此,后来就出现了小袋装茶叶末,用一根小细线系住,可投入到茶杯中,每家酒店客房都有。而到此时,信阳人出行都是自备茶叶的,也自备玻璃杯。在河南省各市的火车站,你如果发现一位手握玻璃杯的乘客,那几乎可以肯定是信阳人。

21世纪,文明、优雅起来的信阳人几乎人手一只玻璃茶杯,即使在农村也是如此。他们会认为,用别人家的公共茶杯不卫生,待客时也几乎都用一次性纸杯或塑料杯。饭馆或酒店,一次性餐具中都有茶杯,但信阳人只用它来喝酒,因为多数人赴宴都会自带茶杯。如果客人忘带个人茶杯,那一定要请出大玻璃杯——喝啤酒用的那种,信阳毛尖茶被投入到大玻璃杯中,信阳人喝茶再也不用茶壶了。餐馆或酒店中虽仍有茶壶,但壶中只装开水,其作用也只是用来涮洗一次性餐具。包间或大堂中必备开水瓶,信阳人喝茶太勤,杯子又大,有酒店服务员专门给客人茶杯续水。至于茶壶,实在是累赘之物。

信阳人请客吃饭,去往酒店、餐馆,一般是自备茶叶的,因为酒店或餐馆的茶叶都要收费,每杯二十元至五十元不等。请客之人,高贵者会认为酒店的茶叶没有自家的好,低贱者会认为茶水钱太费。若是有免费的茶叶,那一定是低劣的,只有最便宜的餐馆才会提供。

信阳城喝茶的去处,通常不在茶馆,而在茶摊。一条浉河穿城而过,滨河北路和滨河南路,树荫下摆满茶摊,浉河公园中也有一片林荫地摆满茶摊。一边喝茶,一边欣赏水色及坐观垂钓、荡舟,闲情逸致如此,从下午到黄昏。若是远离浉河,为图方便而去往茶馆,那喝茶的风景便少了几分,无论茶馆布置得如何精巧,摆满春兰秋菊,甚至有人抚琴。

信阳人几乎不喝红茶、乌龙茶、白茶、黑茶,那些茶都是销往外地的。如果你去往一家公司,客厅摆放一张用来喝“工夫茶”的茶桌及酒杯大的小小茶杯,往往泡出来的茶也是信阳毛尖,木雕的茶桌仅是形式而已。

据茶叶学界研究,无论什么地方的水都最适宜泡当地的茶,茶与水的关系密不可分。信阳人深知如此,自晚清就流传出“浉河中心水,车云顶上茶”之谚。因此,信阳人去省内各市开设茶馆,讲究者还要从信阳运输饮用水过去,而不用当地的桶装纯净水。更与信阳茶不相容的是,淮河以北的中原水质呈碱性,与淮南微酸性的水质完全不同,不宜泡茶。

水与茶的关系,茶与肠胃的关系,是许多年相互包容、相互适应的结果。我在信阳城生活的十几年中,经常喝信阳城周边产的信阳毛尖,竟感觉没有家乡八里畈乡产的新林玉露茶好喝。因此当别人送给我的茶喝完之后,我便去买新林玉露。只是,碎叶状的新林玉露,泡在透明的玻璃杯中,没有信阳毛尖那少女般的形状美,但口感却是淳厚的、浓烈的,有着童年的浓茶记忆。

上世纪九十年代,新县茶叶精制厂也生产茉莉花茶,信阳市茶叶精制厂甚至还生产过蜂蜜茶,那是国营茶厂走向没落时最后的挣扎。如今,城市中再没有茶厂了,只有风景如画的乡村茶园,那茶场就在茶山上,修建得如同避暑胜地一般。茶山附近的农民也将房屋出租,租给城市来客,大都也用于踏青、避暑、秋游、赏雪。

2022.3.13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