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文献解读——常璩《华阳国志·巴志》

“周武王伐纣,实得巴蜀之师,著乎尚书……其地东至鱼复,西至僰道,北接汉中,南极黔涪。土植五谷,牲具六畜,桑蚕麻苎,鱼盐钢铁,丹漆茶蜜……皆纳贡之。”

常璩《华阳国志·巴志》

《华阳国志》,又名《华阳国记》,是一部专门记述古代中国西南地区地方历史、地理、人物等的地方志著作,由东晋常璩撰写于晋穆帝永和四年至永和十年(348—354年)。全书共约11万字。《华阳国志》是宋以前流传至今最古的地方志。从前的目录书,或者把它列为霸史,或者把它列为伪史,也有归入别名或杂史的。但是从来没有人把它列入地方志。根据它叙述古代云南、贵州、四川三省的历史地理情况来看,作为地方志比较合理。这部书的作者常璩,字道将,蜀郡江源县(今四川崇州市一带)人。生平事迹不详,巴氐人李雄、李特有四川一带建立了成汉政权,他曾在这个政权任散骑常侍、掌著作。晋穆帝和三年(公元347年),晋朝派大将桓温南下进攻成汉,他曾劝李势投降,桓温以常璩为参军,随至建康。他的著作除《华阳国志》见存外,其余都佚亡了。此书作于他入晋以后。

这则史料,被一些普洱茶学者认为是记载云南茶的最早史料。从这则史料中,一些学者得出两个关于普洱茶的论断:

其一,早在公元前1000多年前的西周时期,云南茶就已经就已经进贡周王朝。也就是说,早在3000多年前,云南茶就已成为贡茶。

其二,早在那个时候,云南的“濮人”已经种茶。

不过,得出这两个论断,得绕许多大圈子。

圈子之一:这则记载中的“黔涪”,据考证,即今天的四川、贵州两省及云南部分地区。这说明,周王朝时期,巴蜀地区包括云南部分地区的茶已作贡品向周王朝进贡。

圈子之二:参考《史记·周本纪》所载,周武王公元前1066年讨伐纣王,友邦和南方八个小国率兵相助。南方八国即庸、蜀、羌、、微、、彭、濮八个部族国。其中濮族世居云南,分布面广,周秦时期称为百濮,其后裔分支很多,历代称呼为苞茫、闽濮、朴子,朴子蛮、布朗、蒲蛮、古刈、哈瓦、德昂、崩龙等,是今天布依族、布朗族、佤族、德昂族等少数民族的先民。这说明,早在周武王时,云南濮人已经在种茶,这就是著名的普洱茶人工种植最早起源于“濮人”的说法来源。

从这则史料得出以上两个论断,不能说全没道理。不过,因为绕的圈子太大,还是有些令人难以信服。除此之外,不能令人难以信服的原因还有几条:

其一,即使如真常璩所说,早在西周初年,巴蜀地区已经向周王朝进贡茶叶,那也只能说明那时茶的主产区是巴蜀,而不是云南。云南只有极少地区在巴蜀控制之下,硬要说那时云南已经向周王朝进贡茶叶,略显牵强。

其二,从这则史料,再加《史记·周本纪》所载的旁证,以及今日云南布朗族等少数民族种茶的传说,西周时期云南濮人已经种茶的说法应该无疑,但硬要说那个时候云南濮人种的茶已经进贡周王朝还是很牵强。因为中国的饮茶习俗,在西周时期还没形成呢,怎么会有贡茶之说?

其三,最要紧的,是《华阳国志》成书于公元4世纪,常璩是根据什么史料知道距离他1500多年前的事情?所以,对这则记载的科学态度就是:这不过是一家之言,不可尽信。(文章来源于:普洱杂志 作者:阳光里的鸟)

关于普洱茶冲泡,保存等知识,请加南茗佳人高级评茶员微号:6480348(长按复制)交流学习。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