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既喝茶也喝咖啡,但比起咖啡,似乎越来越喜欢茶。不过,我对茶的认识可能也只止于关公巡城、韩信点兵等表面功夫——这显然不是一名好学者所为!为此,这几天我对比资料,撰写此文,以求更多知识,了解喜欢的茶。
1、书中自有黄金“茶”,图自编
茶,汤也;汤自叶,叶源树
首先,了解茶树茶树Camellia sinensis,山茶科山茶属,该属约有280种,世界植物在线认可224种,世界在线植物志认可292种,不复更新的全球植物名录认可280种。与同属常见的山茶、金花茶对比,不难发现:茶花以白色为主,山茶花则颜色多变,而金花茶天生金黄;三者叶形也不尽相似——茶与金花茶叶缘呈细锯齿,山茶缘齿却较钝;除此之外,种子子房有无毛也是关键点,如图所示。总的来说,茶树形态特征可概括为:白花五六瓣、叶缘具细齿。
英文维基记述茶花为七八瓣。
2、常见山茶属物种,图自编
茶树虽然有不少变种,但经济生产通常以小叶种与大叶种为主。大叶种也叫阿萨姆种,虽名阿萨姆,却并非只得印度才有,云南、福建、台湾等地亦可见;因为叶大,儿茶素含量多,故大叶种一般采取全发酵以去苦涩。小叶种或叫中国种,同样在国外也有种植,例如大吉岭红茶便基本是小叶种;小叶种普遍为灌木型,茶多酚与咖啡碱含量低,氨基酸高,适合制作绿茶等低发酵茶类。变种之下,还分数百甚至更多商业品种,例如红玉、四季春、大叶乌龙等。
3、茶树之变种与品种,图自编
今之茶树多为人工栽培,不过,野生也并非罕见。野生通常是乔木型,高可30米,龄或上百,云南至今尚有数棵千年古茶树,例如2700年的镇源县千家寨1号树、1700年的西双版纳巴达茶树等。栽培者,既有小乔木型也有灌木型,灌木型往往修剪至1.2米内,以便人手采摘,通过修剪也有利于增加产芽次数,年收成可达三四次,4、5月一次,6、7月一次,7、8月一次;小乔木型或叫半乔木型,云南大叶种便是。
4、茶树形态与大小,图自编
茶树利用价值很高:木宜雕刻,花耐欣赏,籽能榨油,叶可饮食。
——这一食,就是几千年。
茶史根据考古推论,几千甚至上万年前,人类最先应该是通过采集方式生食茶叶,而后随着长期食用以及炊具的发明逐渐发现其疗用乃至饮用效果。
5、早期茶羹蔬食猜想,图汇编
虽然没有确切证据,但一般认为,西南例如巴蜀,比中土更早流行喝茶!毕竟中州早期不少文献确实仅有'以荼解毒'或'茗菜而已'等记载,顾炎武便认为“自秦人取蜀后,始有茗饮之事”;至于西南,地广物博,植被丰富,茶叶药效未必出类拔萃,倒是茶汤的提神、消食作用有目共睹——效在不眠,功存悦志,以之为饮也就顺理成章。
根据西汉王藵‘僮约’、《茶经》'七之事'等,现代文述大多赞同自汉代始,至迟三国,神州便有饮茶之风;然亦有学者怀疑‘僮约’为杜撰或所指不明,而《茶经》‘广雅云’是衍文,列举更无从稽考。
6、“僮约”《广雅》存疑,图汇编
尽管今人有所怀疑,但不说站在巨人肩膀,陆鸿渐能写成《茶经》,必定是坐在前人大量知识累积上,例如西晋杜育《荈赋》便为所参考,这就说明唐代以前饮茶已成风潮并非空穴来风!只是从何时开始,一时难以厘定——除了没有更早的文字资料,古代‘茶’字还经常写作荼、槚、蔎、茗、荈等十几字,而每一字又并非仅含茶义,故735年,官修《开元文字音义》才统一为茶,只不过到陆羽写成《茶经》,少一划的茶字才开始广泛使用。
7、日本江户后期著名画家春木南溟所绘陆羽像,图改自维基
《茶经》记载:饮有觕茶、散茶、末茶、饼茶,这大概就是唐代乃至唐代以前流行的茶类,不过,自唐及宋,上至王公贵族,下达贩夫走卒,则多爱饮饼茶!所谓饼茶,即将茶叶做成饼状,但并非一味圆形,不同时代更有不同做法与喝法;为何是饼茶大行其道?可能是运输需要,也可能是工艺囿限,更有可能是陆羽等文人所推崇的结果,当然,也有不少文人喜欢散茶。
《宋史》将宋茶分为片茶与散茶(又称草茶或江茶)两类,其它文献则有春茶夏茶秋茶等分法,有些还把散茶分成芽茶与叶茶。
8、觕茶、散茶、末茶、饼茶,图汇编
制作茶饼,也叫造茶。根据《茶经》所记,唐代饼茶乃“采之,蒸之,捣之,拍之,焙之,穿之,封之”——即采摘后,先蒸后捣,再压成饼,然后烘焙穿串,最后以“育”封之,育即茶柜,用以存放茶饼,防止受潮。
根据这“七之”推论:蒸后不捣为散茶,捣而不拍为末茶。
9、《茶经》造茶,改自厚闲
煎茶时,先炙后捣再碾罗成末,明人将其归结为舂、碾、罗、则(量具)。其燃料首选炭桑槐桐,不用腐柏桂桧;水则山泉上江水中井水下,后世以中冷玉泉等为天下名泉。水开时,一沸微声,小泡如鱼目,此时调以盐味;二沸连珠,边缘似泉涌,当取一瓢放一旁,继而边搅边加茶末;三沸腾波滚浪,便将前一瓢倒入止沸,从而育成沫饽,沫饽即茶圣所推崇的茶之精华,之后再煮为老水不可食。
为区分开陆羽以前煮茶如煮菜,后世遂称陆羽新煮法为煎茶法,故有“煮茶-煎茶-点茶-泡茶”之时间线。
10、唐代煎茶,图汇编
宋代饼茶也叫团茶或片茶,片茶当中以建安龙团凤饼最为知名,故又称建茶,天下贡茶建为最,建之北苑又为最,北苑之首称壑源。与唐代饼茶相比,宋团更精致,尤为后世所重!这是因为宋团不仅在造茶、备茶的工艺上更进一步,而且公认在茶文化上达到登峰造极地步,连皇帝也能写出茶书,史称茶兴于唐而盛于宋。
1259年,日本高僧南浦绍明来余杭径山寺学佛,学成归国还带去“径山茶宴”,此宴便是日本茶道起源。
11、宋代龙团凤饼茶模,图改编
——首先,造茶程序更复杂!
唐代采茶选其枝颖拔者,宋代不仅选其枝颖拔者,选采后还要拣芽,从而区分小芽中芽、雀舌旗枪,并去除鱼叶乌蒂。唐饼是在蒸熟捣烂后拍压烘焙而成,宋团则要经过“蒸-榨-研”三个主要步骤,即蒸熟后通过小、大榨床去其水、出其汁,以除苦涩,这与唐茶畏流其膏(茶汁)恰恰相反,然后加水研捣成膏,因此又称研膏茶,若研膏时微微加抹龙脑香料则叫腊面茶,但腊茶罕见于民间,再放入茶模拍压成饼,饼面细腻,故能雕刻龙凤。赵汝砺《北苑别录》将其总结为:采茶、拣茶、蒸芽、榨茶、研茶、造茶、过黄,茶既蒸熟,谓之茶黄,过黄即烘焙熟茶。
12、宋代造茶之蒸、榨、研,图汇编
——其次,煎茶发展成点茶!
舂碾罗则是唐饼煎茶的基本步骤,然宋团不仅用到杵臼、碾罗,还要用到茶磨,蔡襄可能尚未接触茶磨便写成《茶录》,目前发现最早的文字记录是1045年梅尧臣的“茶磨二首”,磨团成粉,粉不适宜煮,故用茶筅搅拌,《茶录》亦未记载茶筅,而是茶匙,搅拌又称运筅或击拂。击拂前,需先温盏,再将茶粉夹少量开水调成茶膏,然后一边注水一边击拂,击拂多次终令盏里产生汤花,汤花即细腻泡沫,越白越好,注水这一动作便谓之点,宋徽宗甚至强调需七次注汤。备茶整个过程,蔡襄在《茶录》里用六步记之:炙茶、碾茶、罗茶、候汤、熁盏,熁即烤、点茶。
13、宋代点茶,图汇编
茶末分碎末与粉末,唐饼碾得碎末,碎如细米;宋团磨为粉末,粉似雪花,宋代有些地方还利用水磨磨茶,时称‘水磨茶’,宋史载有修磨260余所以榷茶。
14、茶磨
——最后,点茶辉煌成斗茶!
15、南宋佚名画家所绘之《斗浆图》,藏于黑龙江省博物馆
虽然早在唐代已出现斗茶,唐末冯贽《云仙杂记》便载有“建人谓斗茶为茗战”,但并未成为风尚,蔚然成风实则出现于宋代。宋代如何斗茶呢?根据《大观茶论》与《茶录》记载,乃一观汤色,纯白为上,青白灰白黄白次之;二看水痕,水痕咬盏久者胜。乳雾凝而不动谓之咬盏,这个乳雾与现代奶泡实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将空气打进本体,从而制造出细腻泡沫。
16、斗茶,图汇编
技术高超者,甚至将乳雾击拂绵密得能在上面作画,文人谓之分茶,俗称茶百戏,犹如今之咖啡拉花,只不过,咖啡拉花是细腻奶泡在浓缩咖啡中一气拉成,而分茶是用匙点水再在茶汤表面绘画拉勾。牛奶能打发奶泡是因为蛋白质,茶汤能击拂出泡沫则包括蛋白质、茶皂素等,茶皂素本身一斤就有几克,磨成茶粉则转化出更多蛋白质,这两者都具有很强的表面张力,容易发泡,而且,打制越强,密度越高,泡沫就更细腻,奶泡便用打绵来形容。
17、分茶与拉花,图汇编
《茶录》强调茶色贵白,《大观茶论》甚至以纯白为上,但就常识而言,茶汤不可能做出纯白,不仅蒸完后变黄,炙茶也势必加深其色,所以我很难理解宋徽宗的天时人力是要到什么程度才能茶必纯白,当然,也有可能是那几株罕见的白茶。
南宋,散茶越来越受欢迎。至元初,产量已超过团茶。迨明,太祖废团改散,散茶正式成为主流,团茶就此销声匿迹。明末,随着青茶出现,散茶终于形成现代六大茶类,而泡茶法也已为世人所习惯。有清一代,散茶进一步发扬光大,传至西方,西人好饮而不可阙如,贸易接踵而来,以至战争掳掠,生亘古未有之变局。
18、广州沙面
参考文献:
方健:“ 烹荼尽具” 与“ 武都买荼” 考辨丁以寿:中国饼茶产生时代考(参考甚多,下篇再记)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