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帝国兴衰史:明清中国往事

公元1279年,在元朝蒙古大军的铁蹄肆虐下,宋朝灭亡。宋茶风流也随着王朝的消散,走入了历史,成为一个时代的永恒记忆。之后,由蒙古贵族组建的大元帝国横扫欧亚大陆,雄霸天下。

比起宋人的清饮点茶,他们更喜欢的是茶中加奶,再下点盐和酥油,这样既可以诠释蒙古人的草原属性,又可解腻去膻,一举两得。

当然,对蒙古人的饮食方式,赶跑他们的明太祖朱元璋并不感冒。

01

作为一位中原“农民天子”,朱元璋还是十分欣赏宋朝留下的诸多文化。可惜,唐宋以来“贡茶”“斗茶”引发的经济负担和对茶农的压迫,却不是百废待兴之际的初代大明王朝所能承受的。

明太祖半身像

于是,像宋朝皇帝当年颁诏监制团茶一样,明太祖在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也下令“罢造龙团”,改以散叶茶进贡。如此,自唐宋以来人们遵循的“煎茶”“点茶”之法通通不再适用。相应的,因“煎茶”“点茶”需要发明的茶碾、罗合等,也成了“历史文物”。

没了繁复的品茗程序,用茶壶瀹煮,再分杯饮之,也就成了明代茶人最重要的品茗方式。

由于茗茶清饮的方式变得更加简洁,明朝人喝茶,比以往各个朝代都更注重茶体本质。

因此,明代的茶匠们纷纷将目光集中到了茶叶贮存器皿的制作中。

与饼茶相比,明代的芽茶在制作工艺上属于杀青后的散茶,更容易受潮。合适的贮茶器皿,显然是明代茶业革新的“重头大戏”。

关于贮茶之法,明代戏曲家屠隆曾在《考槃余事》中详细记述了具体步骤:“先于清明时收买箬叶,拣其最青者,预焙极燥,以竹丝编之,每四片编为一块,听用”,再买宜兴出产的“大罂”,最好是那种能装下十斤茶的,洗干净烘干后备用。然后再将事先处理过的茶叶放入瓷罂中,盖上箬叶片,并以六七层烘干的宣纸封口即可。

有了这种茶具后,明朝人终于可以施展自己独到的“品茗”智慧。

遵循宋朝士大夫流传下来的“天人合一”品茗思想,明朝士人也认为喝茶能令自己的心境变得豁达,返璞归真。

当然,要达到真正的茶道豁达,除了延续宋代茶艺提倡的“自然美”外,明代饱学之士以为,“环境美”也必不可少,也就是品茗人所处的环境要与品茗人的心态相辅相成。

这一点,明代宗室茶学家、宁王朱权认为最好的品茗方式是“或会于泉石之间,或处于松竹之下,或对皓月清风,或坐明窗静煽,乃与客清谈款话,探虚玄而参造化,清心神而出尘表。”

明·文征明《惠山茶会图卷》局部

正所谓“器随人变”,明代人提倡的品茗与环境二元合一的思想,也深深刻入了其他茶具的设计理念中。

在正式品茗前,洗茶成了明代品茗程序中不可或缺的一步。

明人洗茶和如今类似,也是以热水沃茶,目的是为了洗去茶垢以及贮存茶茗时,因空间因素 沾染上的“寒气”。所以,明代专用洗茶工具“茶洗”,多以砂土烧制,分上下两层。上层置密漏,下层为实心圆盆。

洗茶时,通过热水的涤荡,茶叶的污垢会随水流经由上层的出水孔流到下层,达到茶叶与污垢分离的目的。同时,茶叶经过第一轮热水的冲泡洗礼后,全身舒展开来,更易于后续的冲泡入味。

也正是因为品茗方式的变更,除了加入贮茶罂外,明代茶器的革新,多数集中在茶盏和茶壶两种器具上。

比起风靡一时的建窑黑釉盏,明朝人更喜欢小且甜白的茶盏。这是因为冲泡方式改变后,明代的散茶冲泡呈现黄白色茶汤的缘故。

所以,自景德镇出产的青花瓷,很快成为大明天下的茶具“王者”,深受明朝各大阶层的追捧。

明代青花瓷茶碗。图源:图虫创意

02

永乐盛世后,明代的制瓷茶具又迎来了一次更大的革新。

据说,当年明成祖打下南京后,担心建文帝没死,曾派郑和多次率领船队出海,查访侄子下落,交游诸国。

结果,建文帝没找到,郑和下西洋却打开了东方文化与周边各国交流的“新世界大门”。

当时,除中国有先进的制瓷工业外,诸如中亚伊朗等国,也都在与其他国家的交流中,学会了在瓷器中添加珐琅质,使器皿变得更加璀璨夺目的“料彩”技术。通过海上贸易,这种技术为大明所掌握,并融入瓷质茶器加工中,使明代后期逐渐出现了“五彩瓷”“斗彩瓷”等画工精细,造型繁多的茶具。

不过,这些琳琅满目的茶具,却不是明代士大夫们的“心头好”。作为文人领袖之一,明朝士人文震亨指出,茶壶的材质,应“以砂者为上,盖既不夺香,又无熟汤气”。在造型方面,“茶注宜小不宜甚大。小则香气氤氲,大则易于散漫。大约及半升,足为适可”。

因此,除景德镇白瓷外,阳羡(今江苏宜兴)出产的紫砂壶也风靡一时。

但很少有人知道,盛产紫砂壶的宜兴,自古以来就是“贡茶”的生产基地。早在唐代,与陆羽齐名的卢仝就曾言“天子不饮阳羡茶,百草不敢先开花。”品茗论道的精神,为紫砂壶的问世,提前打上了茶道文化的基础。

在这些传世的珍宝中,供春紫砂壶无疑是明代紫砂壶界公认的“精品”。

相传,供春曾为唐伯虎友人、宜兴进士吴颐山家的书童。吴颐山入仕前,曾就读于宜兴金沙寺(今宜兴湖㳇镇银湖村)。利用主人“给使之暇”,供春在寺中与金沙僧研讨紫砂制壶之法,并加以改造,使原来更注重实用性的紫砂壶,更具艺术文化气息。

供春壶。图源:图虫创意

受同时代“心学”的影响,当时文人们对于一切奇形怪状之物皆有独特的审美。世人认为的“丑极”,有时候也可以是遵从自己内心的“美极”。因此,根据社会风尚,供春以金沙寺旁大银杏树的树瘿为器物形状,直接打造了一把紫砂壶。由于此壶烧制之后实用的气密性与艺术的古朴并存,故十分受到当时文人的认可。

文人爱喝茶,谈笑间,紫砂壶便成了明代士人人手必备的绝佳玩物。

供春之后,明末的紫砂壶界又出现了“壶家妙手称三大”的盛况。所谓“三大”,即紫砂壶工艺大师时大彬、李仲芳和徐友泉三人。在《阳羡茗壶系》中,明末的紫砂壶评论家周高起称:“明代良陶让一时”!

他认为,与其他两人相比,时大彬所制紫砂壶,是明末紫砂壶工艺巅峰的最佳体现。

由此,伴随紫砂壶制艺的加速升级,至明末,“至名手所作,一壶重不数两,价重每一二十金,能使土与黄金争价。”

可惜,紫砂壶茶具的精益求精,与明末文人的思想碰撞,却无法挽救内忧外患的大明王朝。

在李自成大军逼近北京紫禁城之际,崇祯皇帝没有听从大臣南迁之计,誓要“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最终,怀着对先祖的无限愧疚,他吊死在煤山之上,成全了明朝君王最后的骨气。

03

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代,政府长期推行的重农抑商政策,直接限制了商品经济的萌芽。

于是,从前与商品经济发展的明代饮茶、制茶业,也随着时间的流逝,保持着原有不变的状态。

器物是一个时代的风貌。在这样的背景下,茶器自然无法“返俗为雅”。

受当时社会环境的影响,清朝统治者普遍表现出对汉文化的景仰和重视。因此,淡雅品茗,仍是清朝普世传承的一种饮茶方式。

品茗的成本不断下降,也最终促进了喝茶习惯走向世俗。茶馆、茶肆、茶档随处可见,只要你身上有几块铜板,吟诗作对、饮茶会友,亦或是高谈阔论,八卦周边,任君选择。

清代茶文化的民间传播,自然也引起了茶具业大型生产下,完成工艺调和的更新与改进。

针对全天下的热饮品茗习惯,在明代的基础上,清代率先推出了容量各大,保温性更强的茶壶桶。

茶壶桶内壁包以棉质或丝织质面料,桶壁上开有流口,可将装满热茶的茶壶放入桶内,将壶嘴对准茶壶桶的流口,盖上盖子,在一定时间被维持茶壶中热茶的温度。

如此,即便是寒冬腊月,暖暖的清茶,也足以慰藉清朝百姓一整个冬季。

如果说,茶壶桶的出现,只是清代茶器制业的小小变化,那么“三才杯”的风靡,显然已经改变了清代及以后人们喝茶的习惯和传统。

清乾隆款粉彩金地莲蝠盖碗,现藏于沈阳故宫博物院。图源:图虫创意

“三才杯”,也就是盖碗。从蜀地兴起之时,人们就赋予其“天地人”三者合一的自然哲理。而“盖为天、托为地、碗为人”的三位一体,又给了闲暇的京城贵族、士人们附庸风雅的想象空间。

于是,伴随着康乾盛世的到来,从前自蜀地独有的盖碗茶文化,瞬间风靡全国,变成京圈人士的标配。

正所谓“白菜青盐糙米饭,瓦壶天水菊花茶”,简简单单的粗茶淡饭,足以描绘天子脚下的一番安静祥和。

不过,在追求扬名的君主们面前,康乾盛世,朗朗乾坤,若不能诏示海外,威震四方,岂非笑我华夏无人?

故而,在饮茶习俗风靡全国之际,借助海外对中国瓷器的需求,营造盛世的清朝统治者,将茶叶和茶具运销海外。

清代粉彩纹章系列外销瓷。图源:图虫创意

据学者孙机考证,从16世纪到18世纪,中国远销欧洲的瓷器达3亿件。数据显示,仅在18世纪初,英国东印度公司就在中国有2500万至3000万件的瓷器订单。

海外贸易产生的暴利,既给中国的盛世带来更大的物质基础,也为欧洲的流行文化提供丰富的遐想空间。

17世纪的法国国王路易十四,最爱穿中国丝绸,用中国瓷器,使欧洲各国贵族不断效仿。路易十四的宫廷生活十分奢靡,他常在凡尔赛宫设宴酬宾,精美的中国瓷器给法国皇室撑足了面子。

而在同时期的英国,中国茶叶、茶器的远销,引发了欧洲下午茶文化的兴起,短短一百年间,在贵族们的带领下,英国茶叶进口量与过去同比暴涨2.5万倍,创历史新高。

如此,在大量茶多酚与咖啡碱的刺激下,英国上下为之一振。工人的生产和工作效率快速提高,致使英国成为欧洲第一个完成工业革命的国家。

04

强大的国力促使英国不再满足于现状,一轮伴随着争夺茶叶、茶具等各项资源的海上争霸逐渐拉开帷幕。

然而,此时的大清,却还在盛世的催化下,酣睡梦中。

继明代紫砂壶技艺的突破,紫砂壶到了清代,成了皇帝与士大夫们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

据故宫博物院公布,宜兴紫砂壶在康、雍、乾三代均享有与御用官窑同等的地位。喜欢艺术的乾隆皇帝,更是品评把玩紫砂壶的皇室高手。而在民间,继时大彬之后,紫砂壶界又出现了“海外竞求鸣远蝶”的一代制壶大师陈鸣远。

或许是受早年供春制壶的启发,他每次创作作品时都特意加入了花果、竹节、树枝等元素,赋予紫砂壶、茶盏等一应茶具,一物一景、格物致知的意境与心境,使之与自然融为一体,有了“灵魂”。

清·陈鸣远制莲型银配壶,现藏于苏州博物馆。图源:图虫创意

与明代紫砂壶纯素色不同,清代的紫砂壶开始有意识地题字,使紫砂壶更具文玩气息。而为鸣远壶题字的,却非陈鸣远本人。

通过宜兴同乡、“阳羡词派”领袖陈维崧的介绍,陈鸣远与当时江浙名士查慎行、汪文柏、王士祯等人均为志同道合的挚友。正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陈鸣远整日与文人谈笑风生,除制壶技艺更加遵循自然,崇尚哲理外,通过圈层的熏陶,陈鸣远也找到了他制壶路上的灵魂伴侣——曹廉让。

在给好友题字造壶之前,曹廉让便以工于书法著称江南。清代画家禹之鼎在画完《王士祯放鹇图》时,便立即邀请其为此画题跋,可见此人在书法领域上的成就。

通过与陈鸣远的合作,曹廉让刻木三分的字迹成了辨认鸣远壶真假的唯一标准。二人的合作无间,也成就了一番紫砂壶造艺史上的传奇。

不过,在如何制出更富含艺术细胞的紫砂壶问题上,陈曼生却有着与陈鸣远不同的考量。

作为一位见证过清朝由盛转衰的书画家,陈曼生不是制壶匠人,他的作品通常需要制壶艺人杨彭年提前制坯。但小小的曼生壶,却隐含着大大的哲理,使把玩之人不至于堕入玩物丧志的怪圈,以致荒废终身。

在陈曼生的操刀设计下,每一只曼生壶均具有独特的空间张力,让品者能感受其中“书诗画”三位一体的风韵内涵。

曼生壶。图源:图虫创意

可惜,陈曼生的“好意”,终究还是被世人所辜负了。

在精神持续自我麻醉间,曾被中国茶叶勾走了灵魂的英国人卷土重来。凭借工业革命带来的巨大成就,他们贸然闯入了东方世界,发动了鸦片战争。

受战争引发的连锁影响,中国短暂沉沦了。茶器与茶道,恍惚一瞬间成了京圈纨绔子弟醉生梦死的“帮凶”。

然而,喝茶从来不是一个人的事。在更多喜茶人士,如林则徐、严复、鲁迅、闻一多等带动下,中国人相继睁开了眼睛,挺直了脊梁,直面过去,心存善念。

今天,依靠千年茶文化的熏陶,中国已经巍然屹立于世界东方,成就大国之典范。

这背后,除了古人凝聚了千年的智慧外,更少不了每一枚带有时间痕迹和温度的茶具。

因为茶与茶器的关系,正如灵与肉,缺一不可。

参考文献:

沈建荣:《中国茶具百科》,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

韩其楼:《紫砂壶全书》,华龄出版社,2006

马晓俐:《多维视角下的英国茶文化研究》,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

盛卓亚、陶敏宁:《明代文人“器物观”对紫砂茶具风格流变的影响》,《中国陶瓷工业》,2017年第5期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