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深受文人墨客的喜爱,在他们的古典诗歌中,更是藏着许多茶文化

文字/编辑:知识中枢局

从神农时期开始到春秋时期,茶就作为一种祭品出现,之后随着朝代更迭,茶的食用方式也在不断变化,作用也从祭品变为菜食、药品最终发展为饮品。

文人饮茶成为一种习惯,《茶经》的问世标志着茶开始形成独立的文化,品茶者愈发注重烹煮茶的水质、制茶的工艺、茶叶的品质等,并且发现了很多前所未有的茶叶品种。

今天,笔者就带着大家,从诗歌中,了解和学习古代茶文化的几个方面。

一、古典诗歌中的茶叶种类

我国很多的古典诗歌体现了古代茶叶的种类,如范仲淹在《鸠坑茶》写道:“潇洒桐庐郡,春山半是茶。轻雷何好事,惊起雨前芽。”这里提到的就是鸠坑茶。

元稹在《一七令•茶》中写到的“茶,香叶,嫩芽。”指的是浙东的“绍兴茶”。

卢仝在《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中指的就是苏南的“宜兴茶”。

唐代以前人们大多以生煮茶叶为主,茶的种类也相对比较少。

唐代初才有了蒸青团茶和晒干的叶茶,李白作的《答族侄僧中孚赠玉泉仙人掌茶》中就描写了仙人掌茶的独特之处,诗人在诗歌中详细讲解了“仙人掌茶”的出处,品质、功效。

从“曝成仙人掌、举世未见之”这一句我们可以知道仙人掌茶不同于那会儿流行的团茶,是一种前所未有的新茶。

这首诗歌面世之后,诗人们也开始关注一些口感奇佳的散茶品种,散茶渐渐被很多人所喜爱。

随着散茶种类的增加,唐代的茶文化也逐渐丰富起来,渐渐衍生了觕(粗)茶、散茶、末茶、饼茶。

一直到元代,散茶的发展依然十分快速,根据茶叶的老嫩程度将茶分为两大类:叶茶和芽茶。

芽茶是在茶叶还是嫩芽时采摘而来的,而叶茶则是用比较大的茶叶芽制作而来的,这两种茶在口感方面有着很大的区别。

到了茶文化的第三高峰期——明代,散茶的种类达到了高峰期,市面上出现了红茶、黄茶、黑茶、白茶。

清代民众偏爱窖藏类茶叶,“诗性天高云渺处,半杯醇情乌龙茶。”乌龙茶横空出世。

至此,我国著名的茶叶六大类都已齐全,茶文化也进入了稳定发展的状态。

在古典诗歌中也有很多关于茶起源的说法。

首先是“神农说”,神农百草经中有记载:“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

可见,在神农时期,茶就作为一种药物在民间流传。

其次是“三国说”,这种说法是源自于《三国志•吴书•韦曜传》文中“密赐荼荈以代酒”,从这句诗歌中可以看出吴国的宫廷中早就有了饮茶风尚,“三国说”因此而来。

虽然三国时期也确实有茶的存在,但是东吴的茶都来自于巴蜀,可见巴蜀饮茶要早于东吴,“三国说”也就受到了多方的质疑。

最后是“西汉说”,有人认为茗饮之法,始见于汉末,而萌芽于前汉,司马相如的《凡将篇》中也有提及茶。

从王褒的《僮约》中我们可以看出,此时茶已经不再是药用,也可以说,虽然茶出现的时间远在西汉以前,甚至在商周时期就已经有茶的影子,但是饮茶确实是始于西汉的。

茶转向一种可以引领社会风尚的文化是从魏晋时期开始的,东汉末年南方大部分地区得到大开发。

士人喜好安静、清淡,一些有识之士提出“以茶养廉”的作风并深受世人认可,在此背景下,茶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得到士人的追捧,唐代《茶经》的问世更是标志着茶文化发展到一个新高度。

二、古典诗歌中茶的制作工艺

很多古典诗歌的内容涉及到茶的制作工艺。

三国时期的张揖在《广雅》中记载“荆巴间采茶作饼,成以米膏出之。”从文中我们可以看出当时的制茶工艺是采茶后制成茶饼,将茶饼进行煎煮,之后再用碾子碾成沫状。

茶刚开始作为饮品流传于大众之时,制茶工艺十分简单,没有太多的处理,茶的味道也比较原滋原味,有着浓浓的青草味,这也是当代茶饮的一大特色。

随着茶文化的不断发展,其制作工艺也丰富起来。

自茶作为一种饮品进入民众的生活,其制作工艺渐渐从一开始的生煮转变为晒干再到压制茶饼。

(一)蒸青工艺

陆羽在《茶经》记载“晴,采之,蒸之,捣之,拍之,焙之,穿之,封之,茶之干矣。”讲解了蒸青工艺中采、蒸、捣、拍、焙、穿、封的过程,蒸青散茶不需要将处理好的茶叶压制成饼,而是在茶叶半干的时候将其揉捻成型,然后再进行焙烘。

焙茶要使用竹子编制而成的茶焙,中间夹上隔板,上面为茶,下面为火,这道工序十分讲究火候控制,要使用温火去清除茶叶中的水分。

茶文化经过了发展高峰期后逐渐进入了稳定发展的状态,茶的品种逐步增加,民众对于茶的审美标准也有所改变,传统的蒸青饼茶慢慢的转变为蒸青散茶,到了唐代,茶文化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时期,工匠为了减少茶叶的青草涩味,增加茶饮的甘醇,在反复的实践中创造了蒸青工艺。

这种制茶工艺最大的特点就是可以更多的保持茶叶自身的香味,制作出来的茶叶馥郁香气,是民众比较青睐的一种茶品。

唐代著名的诗人陆龟蒙在《茶焙》中这样描写焙茶时的火候:“左右捣凝膏,朝昏布烟缕。方圆随样拍,次第依层取。山谣纵高下,火候还文武。见说焙前人,时时炙花脯。”

这首诗详细记录了唐代的焙茶工艺,说明了在制茶工艺中炭火焙茶的重要性。

清代诗人闵钧所作《焙茶》也详细讲解了当时的焙茶工艺,“微飚落花风”中的“微飚”意思是要匀速控制风的速度,“落花风”表示了正适合焙茶的风速,就像花飘落下来的速度,将隔板下面放的炭火烧红,把火候调整到适合的温度之后,就可以开始烘焙茶叶了。

诗人以诗歌的形式记录了当时的焙茶工艺,为后人研究传承茶文化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二)炒茶工艺

炒茶的工艺相较于传统蒸青工艺简单了许多。

唐代大诗人刘禹锡在《西山兰若试茶歌》中记录了寺庙所见的炒茶过程,诗中写道“新芽连拳未半舒,自摘至煎俄顷馀”,描述了当时僧人采摘茶叶后炒制到煎煮的工艺,类似现在的流水作业,体现了这种制茶工艺的便捷之处。

(三)炒青工艺

关于炒青绿茶最早的文字记载就是诗人刘禹锡在《西山兰若试茶歌》中写道的“自傍芳丛摘鹰嘴”、“斯须炒成满室香”,意思就是将采集而来的的芽叶进行炒制,翻炒的时间不用很长,炒完之后整个屋子里都是茶叶的香味。

随着散茶的逐步普及,越来越多人倾向于选择散茶的品种,散茶的制作工艺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最有特色的就是炒青工艺,唐代虽以蒸青茶为主,但已开始有炒青茶。

炒青是指茶叶的制作中运用焖炒的方式降低茶叶含水量的一种手法,炒青制茶讲究色泽如翡翠,茶叶原料讲究鲜嫩,须晴昼采茶,当时焙,否则色香味俱减,对新采之茶,要拣去老叶及枝梗和碎屑,此外火的把控也非常关键。

炒青是制茶工艺中的一大跃进,合理的运用炒青工艺可以有效的提高茶叶的品质。

到了明代,炒青的技术方法在民间已经非常普遍,在明代的《茶录》、《茶疏》、《茶解》等论述中都有较详细的记载。

三、古典诗歌中茶的冲泡方式

(一)羹饮法

左思在《娇女诗》中写道:“心为荼盙剧,吹嘘对鼎历。脂腻漫白袖,烟熏染阿锡。”写的就是茶的冲泡方式。

两汉时期,茶从药饮转换为日常饮品,当代民众在饮茶时会适当的加入粟米和调料,做成羹的形式饮用。

诗人站在父亲的角度,以调侃的语气描绘了一幅两名少女日常生活中天真顽劣,欢快饮茶的场景,可见羹饮茶已经融入到了当时普罗大众的日常生活中。

(二)研碎冲饮法

在魏国张揖的《广雅》中有记载:“荆、巴间采叶作饼。叶老者,饼成以米膏出之。欲煮茗饮,先炙令赤色,捣末,置瓷器中,以汤浇覆之,用葱、姜、橘子芼之。其饮醒酒,令人不眠。”

这是最早以研碎冲饮法饮用茶叶的记载,这种茶的饮用方式始于三国时期,三国时期是茶从羹饮法转变为冲饮法的一个重要时期。

四、古典诗歌中泡茶的艺术

古典诗歌中有很多关于泡茶艺术的描述,唐代诗人薛能在《茶诗》写道:“盐损添常戒,姜宜煮更黄。”宋代以前的茶大多需要加葱、姜等调料进行煎煮,也叫“姜盐茶”。

从这句诗我们可以看出唐代盛行的煎茶手法。

茶文化在宋朝时发展到一个新的顶峰时期,泡茶的艺术手法从煎煮转变为点茶。

宋代品茶人讲究饮茶必有茶乳,宋代诗人通过诗歌的方式具体说明了茶乳的产生过程。

刘过在其《好事近•咏茶筅》中叙述了用茶筅击拂产生茶乳的过程。

在诗中,诗人用拟人的写作手法描绘了“香雪”产生的过程,为我们呈现出了一幅生动而形象的茶乳产生的画面。

茶乳就是乳白色的沫饽,泡茶过程中出现的茶乳与茶饼的品质和冲调手法有着很大的关系,茶乳的优劣以茶乳出现的时间、茶乳的形态以及茶乳消散的快慢来评定。

茶乳的形态以洁白圆润,水脚晚露为上。

黄庭坚在《阮郎归•茶词》中“雪浪浅,露花圆,捧瓯春笋寒。绛纱笼下跃金鞍,归时人倚栏”刻画了茶乳浅而圆的形态。

宋代诗人毛滂通过细致的观察茶乳花的形态和留存时间,作《西江月•侑茶词》一词,诗人用一种梦幻的境界描写茶乳产生的过程,赞美了这种茶乳相融的艺术手法。

总结:

随着茶文化的发展,茶蕴含的人文底蕴早已不在饮食文化的范畴中。

我国作为诗和茶的国度,古典诗歌与茶文化有着特别的情缘,茶文化吸纳了各朝各代文人墨客注入的文化内涵形成了特有的茶诗。

这些古典诗歌既表达着诗人的情感,又蕴含着宝贵的传统茶文化,是我国不可估值的宝贵财富。

我国的文化发展离不开茶文化和诗歌文化,茶文化不仅是一项不可替代的精神追求,更是时代的文化载体。

参考文献:

[1]朱郁华.无茶不文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2]朱海燕,王秀萍,刘仲华.唐代诗僧皎然对茶道美学的贡献[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2009(10):96-99.

[3]胡长春.中国文人与茶文化[J].农业考古,2006(2):26-30.[4]吴文安.中国古典诗歌的“不隔”之域——叶嘉莹先生对中国古典诗歌审美特质的相关探讨[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06):247-249.

[5]张俊明.理解与翻译——从施莱尔马赫的方法论解释学看庞德中国古典诗歌翻译的得失[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5):232-236.

[6]郑四海.互文性视野下的类书与中国古典诗歌——兼及钱钟书古典诗歌批评话语[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2):182-186.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