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信心满满到负债累累!做山头茶品牌:终于还是败给了时代!

去年还喊“一饼山头茶赚一台iPhone”,今年仓库里那批冰岛老寨直接按斤称废铁。

昆明做茶12年的老赵,春茶季咬牙收了320公斤老班章,成本每公斤1万8,现在出价6000没人接。

他算过,光利息每月吃掉4万,再压三个月,亏掉的房子首付就全打水漂。

不是没人买,是买的人变了。

90后喝茶先问直播间秒杀价,9块9包邮的布朗味最走量。

线下店进价都拿不到这个数,怎么玩。

中国茶叶流通协会数据,2023年普洱茶销量下滑18%,单价2000元以上的高端茶少卖42%。

另一边,抖音茶类目GMV暴涨76%,9块9链接贡献六成。

老赵们败给的不是行情,是渠道换轨。

过去靠圈层故事,现在靠算法流量。

不会投流,好茶也沉底;会投流的,拼配茶也能标成古树。

更狠的是金融属性被抽走。

2021年东莞仓单质押还能贷七成,今年银行只认现金,库存=死钱。

高价原料 高息借款 零流水,三条绳子同时勒脖子。

有人转身去云南边境收越南叶,成本砍一半,口感调香后照样挂名山。

价格打下来,老赵的真古树成了笑话。

劣币跑步入场,良币原地窒息。

活下去的只有两条路:一是砍掉所有中间仓,现收现卖,利润薄得像纸,但资金转得动;二是把茶做成内容,拍山场、拍杀青、拍试喝,让粉丝交学费,不靠卖茶靠打赏。

再抱着仓库等升值,下一个被拍卖的就是你的库存。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