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年代的中期,曾经作为一名中国知青,被安排在当年安徽省巢湖地区的巢县,银屏山区某一大队林场一个知青小组。当年大队林场主要的农活:山上茶叶园地的管护、栽培、采摘,以及山上一些树木的栽培与管护。
知青时年每年最繁忙的时节,那就是每一年四月份的谷雨时节,前三天与后三天,包括谷雨这一天前后共七天时间,是采摘加工,手工制作新茶最忙的时节。当年那里谷雨时节前三天与后三天,采摘并经手工制作的茶叶统称为新茶,也被称为:“雨前茶”。
谷雨时节的前几天开始,大队林场早早地在林场的橱房里,将乡间两只“24丈”大锅(约80厘米),按45度角斜砌在乡间灶台上,以便手工翻炒新茶。谷雨时节每天早晨6点钟前,知青与林场的老农们,开始背上竹篓上山了,去往山上茶园采摘新茶。 上山的路途约需耗时接近40分钟,到了茶叶园地,大伙立即纷纷开始采摘新茶,极其细嫩的并且已经长成熟的两瓣与叁瓣新茶叶嫩尖。大约八点半左右茶叶采摘结束,大伙要赶紧的下山了。到了林场立即将所采摘的新茶叶,进行适当的摊凉与挑拣,捡掉一些摘取的老叶舍去,这个过程约需耗时短短的10分钟左右。
手工制作新茶的第一道工序:刹青。大锅灶用干材禾烧起,基本上烧热至铁锅底部见红,将采摘摊凉后的新茶叶到入锅里,用双手快速进行均匀翻炒,数分钟以后全部快速取出,到入事先清洗干净的大方桌子上。用双手快速进行揉搓,然后挤压出新茶叶的涩水,适当进行摊凉,这就是手工制作新茶的第一道工序:刹青。
第二次刹青,灶柴火比第一次小一半。将刹过青摊凉后的茶叶倒入锅里,用双手快速进行翻炒,约十分钟左右取出到入大方桌子上,将茶叶进行揉搓,二次挤出涩水,然后进行摊凉,这就是手工制作新茶的第二次:刹青。
手工制作新茶烘焙翻炒时间要长一些。二次刹过青摊凉过的茶叶,灶火的温度此时控制把撑在20至30度,将二次刹过青的茶叶倒入大铁锅里,然后用双手适时不停地翻炒吧。当一锅新茶手工翻炒加工完成,时间约要耗去二个多小时,而每出一锅新茶,仅仅在一斤三两至一斤五两左右。
现实生活中人们只知道喝茶与品茶,但从未见过手工制作茶叶的全过程。当年的谷雨时节,一个人从清晨上山采摘新茶开始,到下山进行手工加工制作,总的一天耗时八至九个小时,完成新茶加工业务,一天也仅仅只能手工炒制三锅新茶









,重量约在4斤左右。
手工制作刚出锅的新茶,用开水泡上一杯,将第一次开水舍去,然后进行第二次冲泡。一股浓浓的新鲜土制小磨麻油清香扑鼻而来,喝上几口感觉到特别的舒适,似乎是神仙过的日子,那可以说是人世间真正的生活享受。当一个人喝过纯手工加工制作,刚出锅的新茶,一生一世都始终无法忘却,什么才是纯正的新茶,那是一股地道的纯正的原生态的口感味觉!
作者: 楼 楼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