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茶揉捻和绿茶揉捻的作用和目的有什么区别?

与作在茶叶制作工艺中,"揉捻"是一个常见工序,无论是红茶还是绿茶都会经历这一过程。然而,同样的工艺名称在红茶和绿茶制作中却有着截然不同的目的。

红茶

工艺流程萎凋 →揉捻→ 发酵 → 干燥

绿茶

工艺流程杀青 →揉捻→ 干燥

关键区别在于杀青工序的有无,这决定了揉捻在两种茶制作中的根本性差异

红茶揉捻:发酵的前奏曲红茶揉捻的核心目的

➊破坏细胞壁:通过揉捻的物理压力,将茶叶内部的细胞壁揉破。

➋释放内含物:揉破细胞壁后,茶叶细胞内的汁液(包含多酚氧化酶、茶多酚等)被挤压出来。

➌促进酶促氧化:这些暴露在空气中的汁液,在多酚氧化酶的作用下,与氧气发生反应,进行充分的酶促氧化(即发酵过程)红茶揉捻过程中,茶叶颜色逐渐由绿变红,这是发酵开始的视觉标志。揉捻的力度和时间直接影响发酵程度,进而决定红茶最终的风味特征。 红茶的揉捻主要是为后续的发酵创造条件。

绿茶揉捻:杀青后的塑形艺术

绿茶揉捻的主要目的

➊塑造外形:将松散的叶片塑造成特定形状(如龙井的扁平、碧螺春的卷曲、珠茶的颗粒)。

➋挤出茶汁附着叶表:使茶汤前几泡更浓醇饱满。

➌改善口感:适度揉捻使茶汤口感更加顺滑、醇和。

➍破坏残余细胞结构:虽然杀青已钝化酶活性,但揉捻可进一步破坏细胞结构。

➎初步分级:揉捻后不同品质的茶叶形态差异明显,便于分级筛选

ℹ️关于耐泡度的说明揉捻挤出茶汁附着叶表会加速前几泡内含物的释放,使茶汤更浓醇,但可能略微降低整体耐泡度。适度揉捻的绿茶仍能保持良好耐泡性,关键在于揉捻力度和时间的精准控制。绿茶揉捻是在杀青之后进行的,此时茶叶中的多酚氧化酶已被高温彻底钝化,发酵过程被完全阻止。因此,揉捻不再服务于生化变化,而是专注于物理变化。

不同绿茶种类有其标志性的揉捻方式:

龙井扁平光滑挺直

碧螺春卷曲如螺满披白毫

珠茶紧结条索或颗粒

核心差异对比

对比维度红茶揉捻绿茶揉捻工艺位置发酵之前杀青之后主要目的为发酵创造条件塑形和提升滋味作用本质服务于生化变化-发酵服务于物理变化-塑形工艺结果形成红汤红叶形成千姿百态的外形

工艺智慧总结

虽然红茶和绿茶制作中都包含"揉捻"工序,但其目的和功能却有本质区别:

红茶揉捻是发酵的序曲通过破坏细胞结构释放内含物,为后续的酶促氧化创造条件

绿茶揉捻是杀青后的塑形艺术在发酵被彻底终止后,专注于塑造茶叶外形、提升茶汤滋味这种工艺差异完美体现了中国茶艺"看茶做茶"的智慧——根据茶叶特性和最终目标,灵活运用相同的工艺名称实现不同的目的。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