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最近,一位好友离开福州,在外地安了家。
事务缠身,没法亲自到场庆贺,只得尽量把乔迁礼物准备到位。
思来想去,还是觉得实用又寓意美好的礼物最合适,比如一口好锅。
安锅,象征着生活圆满、日子蒸蒸日上。
然而,选锅却成了大难题。
铁锅、不锈钢锅、不粘锅,市面上不同材质的锅各有拥趸,褒贬不一。

铁锅虽然锅气足,但太容易沾锅,养护起来麻烦。
不锈钢锅导热慢,要花的时间太多,炒出来也不香。
不粘锅自不必说,涂层的安全问题老生常谈,都说长期用对身体不好。
挑挑拣拣,最后选不出一种材质。
这种纠结,大概和茶友们选茶具差不多吧。
盖碗、紫砂壶、飘逸杯,这三种茶具,同样众说纷纭。
总说盖碗百搭实用、紫砂壶有韵味、飘逸杯更方便,那这三者泡出来的茶汤,差距究竟在哪?
结合多年的喝茶经验,和身边茶友的反馈,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2》
茶叶的香气与滋味,是血与肉的关系。
一杯好茶,不仅闻起来清郁芬芳,香气还会融进汤水中,为茶客所尝。
盖碗、紫砂壶、飘逸杯,在茶汤的香气上就有明显差别。
首先是表现最出色的盖碗。
作为茶叶审评时最常用的主泡器,盖碗对茶香的呈现毋庸置疑。
瓷质盖碗表面光滑细腻,不会吸收香气,茶香是原始的、纯粹的。
再看紫砂壶,双气孔结构使它浑身遍布细密的气孔。
这些气孔在接触到沸水时热胀冷缩,舒张开来,不断吸收着茶叶中的芳香分子。
对好茶来说,失去了大量芳香分子,香气会大打折扣。

并且,如果紫砂壶在此之前还冲泡过其他茶叶,茶汤极有可能串味。
被紫砂壶吸附的茶香,会一直藏匿在气孔中,直到下一次冲泡,在气孔扩张时被释放出来。
两种茶香交杂在一起,并不美妙。
事实证明,香气馥郁的茶,都不适合用紫砂壶来泡。
白茶、岩茶、红茶等茶类,用紫砂壶冲泡香气明显变淡,这是茶友们不断试验、反复踩坑得出的结果。
作为新兴茶具的代表,飘逸杯深受上班族的青睐。
虽然冲泡方便,但它的材质主要是塑料和玻璃。
塑料材质或多或少,都会散发出塑料味和橡胶味,这些异味会在冲泡时融进茶汤中,影响茶汤的香气。
部分价格低廉的飘逸杯,压根无法保证塑料材质的安全,与沸水接触后很可能释放有害物质。

《3》
好茶就要快出汤,这一点,对于碗盖分离的盖碗来说,不在话下。
调整好开口的大小,出汤时茶汤一泄而下,既保证了出汤速度,也不会漏出碎茶渣。
整个过程行云流水,泡出来的茶滋味浓淡正好,不苦不涩。
用盖碗泡茶,还能品到每冲茶汤之间的层次变化,完全喝透一泡茶。
而紫砂壶和飘逸杯,冲泡出来的茶汤滋味就不那么乐观了。
在气孔的影响下,用紫砂壶泡滋味纯正的好茶,茶汤滋味会被削弱。
但对于劣质的茶来说,紫砂壶吸香夺味的特性,反而能吸走其中不好的滋味,使茶汤变得顺口。
这也是部分茶掌柜一直主张用紫砂壶泡茶的原因,对劣质茶来说,紫砂壶是“遮羞布”。
紫砂壶的壶嘴细长,出汤时容易被茶叶堵住,使茶叶浸泡在沸水中的时间被动延长。
在长时间的闷泡下,茶内质不断析出,主导苦涩味的茶多酚和咖啡碱释放速度更快,茶汤难逃浓苦。

另外,别忘了紫砂壶的气孔能储存茶香滋味。
那些在上一次冲泡被夺走的香气与滋味,会在下一次冲泡时释放出来,切切实实地影响茶汤滋味。
飘逸杯虽然看起来省事,但实际的冲泡效果并不好。
自带的过滤功能耗时偏长,无法在短时间内做到茶水分离,茶汤很容易发苦发涩。
它的内胆空间也十分有限,泡茶时的茶水比例不好把握。
投茶太多,注水注不了多少,也容易泡出浓苦的茶汤。
但如果刻意减少投茶量,可能出现茶少水多的情况,没泡几次就要换茶。
投茶量究竟多少,实在难以拿捏。

《4》
除了风味呈现,紫砂壶和飘逸杯在其他方面也和盖碗有一定差距。
用茶壶泡茶,不论紫砂壶还是陶壶,都提倡“一茶一壶”,一只茶壶只能泡一种茶,否则容易串味。
但爱喝茶的人,几乎不会只喝一种茶,茶叶种类多,为了不串味,岂不是要备上好多壶?
如此一来,钱包怕是伤不起。
盖碗泡茶就没有这样的限制。
极光滑的表面压根不会吸附茶香,六大茶类都能冲泡。
器型标准的倒钟型白瓷盖碗,即便是叶片宽大的散寿眉也能轻松容纳。
可以说,盖碗就像衣柜里一件必备的纯棉白t,好穿又百搭。

顺带一提,盖碗清洁养护起来也方便,用清水一冲、清洁海绵一擦就干净了。
而平时用完紫砂壶,不仅要用细毛刷清洁壶嘴、出水口等角度刁钻的地方,还要仔仔细细地擦干每处。
另外还有开壶、养壶等一系列繁琐的养护步骤,若非爱壶之人,很难坚持。
飘逸杯虽然不用额外花心思养护,但清洗也是个不小的麻烦。
其中用来过滤茶叶的滤网,是不能拆卸更换的,表面小孔密实,彻底清洗干净并非易事。
时间一长,飘逸杯的内胆容易发黄、堆积茶垢,很不卫生。
几十块钱的白瓷盖碗,基本能满足所有泡茶需求,而动辄上千的紫砂壶,远不如盖碗实用。
飘逸杯虽然便宜,但冲泡出来的茶汤滋味远不如盖碗。
综合来看,还是盖碗性价比更高。

《5》
想喝滋味完整的茶,还是用仪式感和功能性兼具的盖碗吧。
不仅能喝到每一冲茶汤的层次变化,还能闻到各个阶段不同的茶香。
冲泡前,可以闻干茶香;冲泡时,可以闻盖香;出完汤,还能闻一闻叶底。
要全方位地了解一款茶、喝懂一款茶,只有用盖碗才能做到。
紫砂昂贵,多数作为藏品束之高阁,若真用来泡茶,泡泡熟普倒是不错。
飘逸杯就都别考虑了,当心浪费好茶。
如果只是图方便,不如直接用玻璃杯。
只需投茶、注水,晾凉就能喝,比飘逸杯还省事。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