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青牛君。本文为原创作品,欢迎转载分享。
伟大的陆羽(约733-约804)在其花费了一生心血撰写的世界第一部茶学专著《茶经》中,以源、具、造、器、煮、饮、事、出、略和图十个方面,洋洋七千余字,开启了一个茶的时代,为世界茶业也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所以后人誉其为“茶仙”,尊其为“茶圣”,祀其为“茶神”,可以说名副其实,实至名归。
陆羽塑像
但是,对于普洱茶爱好者,翻尽全篇,却找不到普洱茶三个字。甚至,在陆羽记录唐代的八大产茶区中,竟然也没有云南!于是,各路大侠各展神通,旁征博引,最后结论,是云南(时称:南诏国)天高皇帝远,加之战乱频仍,陆羽根本无法到达那里,所以云南茶就没有写到书中。
是耶?非耶?
青牛君认为或许并非如此。一家之说,姑妄听之。
《茶经》
因为战乱,陆羽到不了云南,所以《茶经》没有写普洱茶。此说流传广泛,很多大的知名专家、学者也是持此一说。有不少关于“天宝战争”、“安史之乱”的文章佐证当时的局势下,陆羽不可能到云南(南诏国)考察茶业。
青牛君认为此说法值得商榷。试想,《茶经》所记七千余字,难道都是陆羽亲历吗?
答案显然是否定的。事实上,在陆羽创作《茶经》的过程中,当世名士、状元出身的皇甫冉,谢灵运的十世孙、著名的诗僧皎然,唐代名臣、大书法家颜真卿等为其创作提供了许多帮助,并提供了许多珍贵的文献资料。换句话,陆羽《茶经》创作除了亲自考察、见证外,也是参考了大量文献资料的。
颜真卿(709-784)
从这个角度,青牛君大胆推断,从当时已有的文献资料上,陆羽找不到云南产茶的明确记录,否则,至少在唐代八大产茶区中,也不会漏掉云南。
陆羽去世59年后,即唐咸通四年(公元863年),樊绰著《蛮书·云南管内物产第七》“茶出银生城界诸山。散收,无采造法。蒙舍蛮以椒、姜、桂和烹而饮之。”银生城,即是今元江县、镇沅县、景东县、澜沧县及西双版纳州。《蛮书》这一段话非常重要:云南产茶,且不止西双版纳的古六大茶山;但是,散收,没有采造方法;而且“以椒、姜、桂和烹而饮之”被陆羽称作似“沟渠间废水”般饮用(《茶经》语)。
从《蛮书》成书时间看,陆羽肯定没有看到来自官方的云南产茶资料。即便陆羽在世时看到《蛮书》所记,即便是陆羽到了云南,因云南茶“无采造法”、“以椒、姜、桂和烹而饮之”,与《茶经》中记载中原制茶法、品饮法天上地下,也未必在《茶经》中对云南茶多加描述!更重要的,当时的“无采造法”云南茶,应该归类到绿茶一类。而现代所说的普洱茶,其工艺和形制大致是在明代才形成。所以,无论如何,《茶经》也是不会写普洱茶的!与战乱无关,与陆羽是否到过云南无关!
我是青牛君,致力于打造传世茶品。祝君美好!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