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香还是做熟?一场岩茶制作的较量,老师傅对上年轻人,谁赢了?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奇丹的青叶下山时,临近傍晚。

武夷山管这个时间点叫,“晚边”。

这一天,采下来的奇丹量很可观,可以装到4个做青桶。

小竹林的姐姐建议她的儿子和一位做茶师傅,一人负责两桶,来一场做茶的较量。

这个较量的缘起,是大家在等待茶青下山时,曾经有过关于岩茶制作的讨论。

那位做茶师傅水平不低,每年都受聘于知名大厂,短短一月余,工资可以拿到五位数。

大厂的茶做完后,溜达到小竹林姐姐的厂里玩,知道在做奇丹,他有些技痒。

此时,茶农姐姐的儿子拜师学成后,已经独自做茶五个年头。

他虽没有那位师傅的经验老到,却也有自己琢磨出来的一套做茶思路。

他们两人在探讨奇丹制作时,意见有些不同,谁也不服谁。

故,茶农姐姐建议,一人分两桶做,用实践来佐证每个人的想法。

毕竟说得再多都没用,最终要在茶杯里见真知。

做茶人都心高气盛,见机会难得,双方都接下了这份特殊的战书。

《2》

经过一夜的激情酣战,一大早大家都喝到了他们做出来的奇丹毛茶。

两泡茶各挑拣出五克冲泡,坐杯一分钟出水。

汤色便可以看出两泡茶的风格迥异,一泡茶的汤色金黄中带点红,另一泡是浅金黄色。

香气呈现也不同,汤色偏红的带些奶油果香,喝起来汤水有稠感,水很顺,但是水底暗藏着一丝浊味,盖香也有些杂。

汤色略浅些的,香气偏花香,微微有些青豆味,鲜爽度高,杯盖上花香清透干净。

很显然,汤色红的那泡发酵有些重了,是小竹林姐姐的儿子做的。

另一款香气的清晰度更高些,却略微带点青感,是那位老师傅做的。

从做茶水平来看,高下立见。

值得一提的是,那位师傅做茶工艺更显细腻,细节到位,下手稳妥。

这种制茶风格,任何一桶茶青到了他手上,都不会出现大失误。

但是在当年的年轻制茶师眼中,这种做法,过于传统,过于平庸。难以做出有个性的,出采的茶。

《3》

小竹林的姐姐作为这场较量的发起人,基本看完了做茶全程。

她的观点是,奇丹这个品种好做,也不好做。

奇丹跟水仙一样,叶片大而厚,重点在“倒青”环节。

那位师傅的倒青,比她儿子多做了一手,时间上拉长了两个小时。

这是正确的做法。

青叶一定要倒透倒软了,才能进行下面的步骤。

年轻人总担心,多倒一手青,多吹一阵风,青叶失水太多,后面就摇不动,叶片内部没有充足的水分带动发酵。

但其实,做茶人要多了解茶叶内部成分在做茶过程中产生的变化,每种成分究竟在发挥什么作用。

这些年,她虽是女性,但一直是站在做茶的前线,比男儿还拼,还努力。

她并不懂那些深奥的化学变化,但她懂生活常理。

她告诉我,能产生青叶发酵的并非只是水分,茶叶内部的果胶质才是重要角色。

她给我举了个例子,把大米泡在水里是不会发酵的,但是把大米煮熟了放置一定时间后就会发酵产生酸味。

所以,光有水是不够的,也不用过分担心青叶里的含水量不足,重要在于水分与果胶质的配比。

他们做茶时可以适当地加长倒青时间,边倒青边养青,这样做出来的茶香气透,汤水顺。

《4》

这次的做茶较量,也引发出一个“做香or做熟”的议题。

年轻人喜欢研究市场喜好,做茶也在迎合、讨好市场。

这几年流行把茶做熟,发酵略重,在毛茶时就能出果香。

在点评这两泡奇丹时,就有人说,汤色偏红的那款奇丹后期好焙火,轻炖一下就能成品。

似乎这样“做熟”,就能解决岩茶焙火的痛点。

做熟的茶,不仅好焙,还能减少焙茶次数,不用一道接一道地焙三道火,能大幅降低制茶成本。

如此取巧地重发酵做茶,除了汤色浑香气略浊之外,可一举好几得,于投机者来说,何乐不为?

所以,他们很在意青叶里的含水量,担心倒青太过,叶片吹得太干,后期青叶摇不动,发酵不起来。

而做香是岩茶制作的基本功,老师傅追求的做茶最高境界,就是恰如其分地走水,恰到好处地发酵,处于略轻和略重的临界点。

但是要抓住这个临界点,难度很大,所有做茶师傅倾尽毕生精力研究,也无法精准地掌握,只能做到尽可能地靠近。

老师傅遵从“做香”,年轻人崇尚“做熟”。

这场岩茶制作的较量,大家探讨的做香还是做熟,最终指向的是工艺和市场。

市场万变,工艺不变,做茶人应该以“不变”应“万变”。

一直跟着市场流行口味转的做茶人,不断改变自己的做茶方式,可能到最后会变得不会做茶了。

《5》

其实,小竹林姐姐是利用这次较量验证了她自己对于做茶的看法。

同时也变相教导了她的儿子。

须知,没有“稳”,又何来的“变”?

当然,这也应该是当下的岩茶市场该去思考与重视的。

做茶师傅常年在大厂里做茶,他修习的是老派的做茶手法,走的是平稳扎实的路线。

而现在很多做茶人总想着要如何别出心裁,设计出一些旁门左道的做茶方式。

面对这样一个古老而传统的行业,主动求变、创新是一件好事,或许能为其注入一些新鲜的血液和活力。

但是,大多年轻人做茶根基不稳,若急于求变,往往容易弄巧成拙。到最后丢了祖辈传承多年的手艺,自己琢磨出来的做法又是个四不像。

这就是很多年轻茶人每年做出来的茶品质忽高忽低的根结点。

运气好的时候,确实做出来了惊世之作,可惜,仅此一次便江郎才尽了。

第二年,再也做不出这种品质。

做茶是碗技术饭,还需要扎实的功底。

人世诸事,光靠运气是不行的。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