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流大范围爆发,专家推荐喝这几款茶预防,喝3天就有防护效果!

娃一咳嗽,我整颗心就吊到嗓子眼。

2024年3月,北京朝阳区一所小学一天倒下37个娃,疾控通报:新变异的H1N1pdm09,传染力比去年猛一成多,5到14岁娃成了头号靶子。

我盯着班级群那句“晨检发现发热”,脑子里只有一个念头:这次靠喝茶还能顶得住吗?

群里宝妈甩来一张截图,卫健委新版方案:奥司他韦48小时内吃才管用,晚了就只剩遭罪。

我翻药箱,去年剩下的那盒已经过期,外卖平台显示最近药店库存0,瞬间后背发凉。

老公跑去医院排队,带回两板蓝色小药丸,顺便递给我一张手写便签:金银花3、黄芩1,后院药房抓,共6块3。

我苦笑,原来抗病毒的尽头是老中医。

第二天送娃上学,校门口测温枪滴滴响,老师戴着N95,嗓子沙哑:今天缺勤13人,家长尽量别进教学楼。

我回家立刻煮水,按便标比例丢进金银花和黄芩,厨房飘出一股药味,像回到小时候奶奶烧的感冒茶。

下午三点,家长群有人发照片,娃咳到蹲操场边,老师给戴备用口罩,配文:已通知家长接回,等待核酸。

我心口一紧,把煮好的茶倒进保温杯,决定让娃放学先灌两杯再说。

晚上刷到中新科院论文,金银花配黄芩抑制率提到67%,比单泡高两成,我截图甩进群里,瞬间被“谢谢姐”刷屏。

可板蓝根那条消息把我看懵:连吃7天会拉稀,得配酸奶。

想起自己上周刚给娃冲了五天板蓝根,立刻翻冰箱找益生菌,心里暗骂:原来补药也能变泻药。

第三天,娃说嗓子没那么痒,我却开始头晕,一量37.8℃,完蛋,轮到我了。

我给自己也倒了一杯金银黄芩水,顺手丢两片生姜,想起新加坡研究说早餐后一小时喝姜茶最护气道,于是把闹钟设在8:30,逼自己灌下去。

体温升到38.5℃那一刻,我老老实实吞了奥司他韦,数着小时:离48小时窗口还剩9小时,算赶上了末班车。

第四天退烧,我瘫在沙发上总结:药要趁早,茶做辅助,别迷信单方,也别把希望全押给药店。

周末家长群统计:全班38人,感染11人,缺勤三天后陆续回校,没人转重症。

我把自己剩下的金银花黄芩茶分包送邻居,附言:别泡超过三天,喝完记得喝酸奶。

有人回我:医院排号四小时,你这杯茶虽然苦,但心里踏实。

我没回,只在心里默念——病毒年年升级,办法总比它多一条,只要别再拖过那48小时。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