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上,祁门红茶5G智慧农业工厂的精彩亮相,不仅展示了数字技术与传统茶产业深度融合的创新成果,更以其生动实践诠释了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的“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战略部署的深刻内涵。
智慧赋能
重塑千年茶业新范式
祁门红茶5G智慧农业工厂是数字技术赋能传统农业转型升级的典型案例,它不仅是简单的机械化替代,更实现了茶叶种植、生产、溯源全产业链的系统性数字化变革。
在种植环节,“智慧物联网茶园”实现了标准化精准种植。依托部署在茶园各处的传感器,形成“数字天网”,通过“智慧农业物联网平台”实时查看茶园实景,了解茶园环境、虫情、气象等数据,掌握茶叶生长过程中的温度、湿度、光照、土壤、墒情等环境参数变化情况,使茶园管理从“经验至上”转为“数据驱动”。
在生产环节,“5G智能化生产线”实现了从鲜叶到成品茶的全流程自动化作业。生产线深度融合5G、工业互联网、机器人等技术,高效完成萎凋、揉捻、发酵、干燥等核心工序和包装分拣、装卸搬运等基础作业,生产效率提升200%以上,日加工鲜叶超1万公斤,年精制能力达3000吨,既显著减少人工成本,又有效提升茶叶品质稳定性。


“祁门红茶5G智慧农业工厂”亮相世界互联网大会
点面结合
绘就数字黄山新画卷
祁门红茶5G智慧农业工厂的成功不是孤立现象,而是黄山市系统推进数字乡村建设的缩影。近年来,黄山市立足“山水村夜”、人文历史等资源禀赋,采取“以点带面”策略,积极推动数字乡村建设。
在数字乡村试点建设方面,全覆盖筛选市域特色地区,注重培优选先,借鉴国内数字乡村先进经验,明确数字乡村试点建设方向和目标,按质按量完成试点建设。歙县以全省第一、全国第十四通过全国首批数字乡村试点评估验收,西溪南镇和鹤城乡分别以全省第一、第三通过全省首批数字乡村试点乡镇终期验收。
在基础建设与产业赋能方面,全市累计建成5G基站4000余座,农村地区5G网络覆盖率、光纤网络普及率和有线电视入户率均达100%;建成数字农业应用场景92个,培育省级数字农业工厂10家;培育年网销额超1000万元的农村电商企业52家、年网销额超100万元的农村电商品牌49个;发展特色民宿3200余家,占全省民宿总量七成以上,年均拉动旅游综合收入近20亿元,跻身全国首批9个民宿产业发展示范区。
在共建机制方面,充分发挥市级互联网行业党委桥梁作用,引导阿里、字节跳动等国内头部互联网企业资源下沉,鼓励支持徽扬物联等本土互联网企业开展数字乡村科技创新应用,初步形成网信统筹、乡村投入、企业支持“三位一体”建设格局,“途马AI旅行助手”“数字黟县”“西溪南镇坑上5G智慧茶园”等一批项目入选全国全省典型案例,彰显了多方协同推进的建设成效。
科技创新
踏上乡村振兴新征程
祁门红茶5G智慧农业工厂与黄山市数字乡村建设的实践,其意义远超技术与产业层面,它们给“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写下了生动注脚。
这深刻表明,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核心驱动力在于科技创新,必须将数字化、智能化作为关键抓手,推动现代信息技术与农业全产业链深度融合,重塑农业生产、经营和治理方式,全面提升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同时,乡村振兴必须是全面振兴,不仅要实现产业兴旺,更要推动生态、文化、组织和民生的整体提升。黄山市通过数字赋能,不仅做强了茶产业、乡村旅游等特色产业,更改善了人居环境,丰富了文化生活,提升了治理效能,拓宽了增收渠道,实现了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
展望未来,祁门红茶5G智慧农业工厂在世界互联网大会的亮相,不仅是一次技术展示,更是一种发展理念的生动诠释。在数字浪潮中,黄山乡村正焕发新的生机,一幅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壮丽画卷正在黄山大地徐徐展开。

来源:黄山发布
新闻投稿邮箱:hszxbjb@163.com
编辑:王 婧
二审:王翠竹
终审:黎小强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