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堡茶传统工艺:不渥堆而堆闷,清香长存,陈化更温润

六堡茶,有着独特的陈香和顺滑的茶汤。

六堡茶属于后发酵茶,传统工艺特色,就是“堆闷而非渥堆”——这听起来只是几个字的差别,但对茶香、茶性和口感的影响,却天差地别。

什么是“堆闷”?

传统的堆闷工艺,是在杀青、揉捻后,不额外加水,只依靠茶叶自身的汁液进行发酵。

茶叶被堆成小山一样,当温度升到 55℃ 左右时翻堆散热,降到 30℃ 左右再聚拢,如此循环,让茶叶“适度发酵”,既不生青,也不过火。

相比之下,渥堆工艺需要加水,湿度高、堆温更高、时间更长,发酵程度更深,茶香也更易发生变化。

堆闷能最大限度保留六堡茶原本的清香物质,冲泡时茶汤带着鲜爽的草木香,这是老茶客一闻便知的“六堡味”。

一杯传统六堡茶的诞生

要做一款传统工艺的六堡茶,流程很讲究:

鲜叶采摘、摊晾

六堡茶采摘季从三月到十一月,标准从一芽一叶到老叶都有。当天采当天做,采回的鲜叶先摊晾,散去部分水分。

杀青

通过高温破坏氧化酶活性,去掉青味,让茶叶变软,香气显现。方法有蒸汽杀青、锅炒杀青、捞水杀青等。杀青火候很关键——太轻会青气重,太重则失去后期转化的潜力。

揉捻与复炒复揉

现在多用机器揉捻,但老茶农依然坚持手工——轻重缓急,全凭经验。揉捻不仅定型条索,还让茶汁溢出,增加茶汤浓度。

堆闷

这是六堡茶最特别的一环。揉好的茶叶趁热堆放,一般一晚到次日清晨。这个做法源于过去烘干速度赶不上产量,茶叶被迫堆放过夜,结果发现苦涩减轻、滋味更醇,便沿用至今。

木炭烘焙与干燥

木炭烘焙温润均匀,能定型、提香、增色。之后再慢慢烘干至足干——捏成粉、茶梗一折即断才算合格。

从鲜叶到成茶,一般要两天,但这只是“第一阶段”。

真正的好六堡茶,还需要时间陈化,才能由性凉转温,口感更柔和,香气更醇厚。

工艺影响茶性

刚制好的传统六堡茶,茶多酚等活性成分含量高,茶性偏凉,适合温热季节喝,清爽解渴。

随着陈化,茶性会逐渐转温,刺激性减少,对肠胃更友好,适合秋冬饮用。这也是“越陈越香”的奥秘之一。

制作传统六堡茶,说复杂不复杂,说简单也不简单——复杂在每一步都要细心拿捏,简单在于它只依赖茶叶本身的力量和制茶人的经验。

繁复的工序加上岁月的沉淀,让这一杯茶不仅有香有味,还有故事和温度。

觉得有用,请点赞或转发给茶友!

私聊我,一起聊茶~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