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到金骏眉,许多茶客的第一印象是"蜜香浓郁",但真正喝过顶级金骏眉的人,往往会被它的细腻层次所折服——初尝清雅,而后甘润渐显,直至尾水仍带清甜。
这种看似"淡",实则"厚"的独特风格,究竟是如何形成的?
叶掌柜看来,事情还得从金骏眉的制作工艺说起。

一、采青:谷雨前后的黄金采摘期
当江南茶区忙着"雨前抢收"时,武夷山海拔1200米的高山茶树上,茶芽正裹着晨露打盹。
金骏眉的采摘季在清明谷雨期间,采摘标准非常之严苛:只取单芽头,还得是够长够饱满的的"天选之芽"。
而且!这些细嫩的芽头还得手工采摘,要知道5万颗芽头才能产出一斤干茶,这其中耗费的人力物力,大家去可以大胆地去想象一下。

二、萎凋:阳光与茶青的切磋
古有夸父逐日,那各位见过茶师追着太阳跑吗?
清晨把茶芽薄薄在竹筛上,趁着晨光柔和时晒个日光浴,正午前就得撤到阴凉处。这时候的茶叶像刚做完瑜伽,叶片微软却带着韧劲。
若是碰上阴雨天,老师傅就会搬出祖传的槐炭火盆,靠着炭火的热浪轻轻撩拨茶芽,这种方式可比现代电萎凋机花费的时间多多了。

三、揉捻:指尖上的太极功夫
金骏眉采用的是手工 机械结合的揉捻方式,先用揉捻机"开场热身"。
头道轻揉后,茶汁已经微微渗出,这时轮到老师傅们施展他们的掌上功夫,用手工轻重交替揉捻的方式,重新让被揉捻机压成扁条的茶芽变得紧结。
这个过程可大有讲究,手上的力度一定要确保茶叶紧而不碎,要是重了会破坏芽头金毫,轻了又逼不出精华,就像打太极一样,讲究个张弛有度。

四、发酵:竹篓里的变形计
你想象中的发酵车间是什么样的,可以确定的是,总归不是这样的——用湿布包裹茶芽,保证茶叶芽处于温湿度适中的环境,再装入竹编的箩筐,悬挂在距离地面有一段距离的位置,然后,茶芽就在这个悬挂车间里完成发酵工序。
相比于其他茶类,金骏眉的发酵程度较轻,为的就是保留芽头的鲜爽感,也就是说这一环节,是保证金骏眉茶汤风味的关键步骤,发酵不足则茶汤带青草味,发酵过度则味道带酸气。

五、炭焙:与火对话
炭火烘焙,其实就是通过干燥除去茶叶中多余的水份,金骏眉采用传统炭焙工艺,初焙用高温迅速散发水份,复焙环节则要低温慢焙,温度控制在80°左右,太高容易把茶叶烤糊,这一步,为的是让茶叶的香气进一步巩固。
当闻到花果香,手抓干茶有刺刺的感觉,说明时机已到,好茶,这就成了。
所以大家现在应该明白了吧,为什么金骏眉的滋味如此独特,身价如此之高,不得不说,人家还真就有这个资本——金骏眉的珍贵,不仅在于它只取芽头的奢侈,更在于对工艺细节的极致追求。
茶友们,你体验过金骏眉的风味吗?留言区留下你的评价~~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