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是血糖“杀手”?哈佛研究:若想血糖正常,6种茶别多喝

喝茶,在很多人眼里,是件再平常不过的日常习惯。有人早起一杯绿茶提神,有人饭后一壶普洱解腻,还有人睡前靠玫瑰花茶安眠。

但你可能没意识到,这口“健康茶”,喝错了,竟可能让血糖悄悄失控。特别是对于糖耐量异常、家族有糖尿病史或者已经确诊2型糖尿病的人来说,某些类型的茶,确实不是越喝越好。

临床上,血糖异常最初常表现为饭后犯困、口干多饮、容易饥饿、体重波动、不明原因乏力等症状。一些人甚至在常规体检中才发现空腹血糖升高,但此时胰岛功能可能已经悄然受损。

再不注意饮食和生活习惯,慢慢就可能发展为2型糖尿病。而一旦进入糖尿病阶段,长期高血糖会损伤大血管、小血管和神经,导致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足、肾功能衰竭等并发症,严重时甚至危及生命。

茶,虽不是糖类,但为何会被质疑是“血糖杀手”?2023年哈佛公共卫生学院一项研究显示:某些特定类型的茶饮,因其添加物、发酵成分或加工方式,可能影响胰岛素敏感性,诱发血糖波动。

研究团队追踪分析了约12万人的饮茶习惯与血糖变化,发现6种茶需特别警惕,其与血糖升高风险呈正相关。

第一种是奶茶。别被“茶”字迷惑了,市售奶茶通常含有大量糖浆、植脂末和反式脂肪。这类饮品的血糖生成指数偏高,单杯热量可能超过400千卡。

长期饮用相当于每天吃下一碗半白米饭。另外,反式脂肪还会影响胰岛素受体敏感性,加重胰岛β细胞负担。

第二种是花果茶。尤其是那种色彩鲜艳、香气扑鼻的混合型花果茶,往往添加了香精、甜味剂甚至果糖粉。

别小看这些添加剂,它们会刺激肠道快速吸收糖分,使血糖短时间骤升,对血糖控制极不友好。有些人以为喝“果茶”是健康的,其实等同于喝了杯“液体糖水”。

第三种是浓缩茶饮料。这类瓶装茶饮料,虽然标榜“无糖”“低糖”,但往往使用了代糖,如阿斯巴甜、三氯蔗糖等。

虽然这些代糖不直接升高血糖,但研究发现它们可能干扰肠道菌群,进而影响葡萄糖代谢。有研究指出,代糖长期摄入可能造成胰岛素抵抗加重,反而对控糖不利。

第四种是过度发酵的黑茶和陈年普洱。发酵时间越长,茶叶中的多酚类物质会逐渐减少,而这些物质正是有助于延缓葡萄糖吸收、改善胰岛素敏感性的关键因素。

过度发酵的茶其功能性反而下降,某些茶砖还可能因储存不当滋生霉菌,对身体有害。

第五种是烘焙型乌龙茶。重火烘焙处理虽能提升香气,但也会破坏部分茶多酚和黄酮类物质。这类营养物质在调节肝糖原分解、促进葡萄糖代谢中具有一定作用。喝这类茶香虽浓,但对血糖的益处却大打折扣。

第六种是调味茶包。超市常见的香草茶、太妃糖茶、香橙茶等“风味茶”,不少都含有香精、甜味素,甚至微量蔗糖。这些隐形成分很容易被忽视,但对血糖控制人群来说却是“隐雷”。

当然,也不是所有茶都对血糖不友好。适量饮用绿茶、白茶、淡红茶,尤其是未经添加的原叶茶,反而有利于维持血糖稳定。

2021年《中华糖尿病杂志》刊登一项中国队列研究发现,每天饮用2~3杯原叶绿茶的人群,糖尿病发病风险降低约17%。这被认为与绿茶中儿茶素能够抑制糖类分解酶、延缓碳水吸收相关。

那,喝茶到底该怎么喝才不伤血糖?首先,别空腹喝茶,尤其是浓茶。茶多酚会刺激胃酸分泌,诱发低血糖反应,特别是那些服用降糖药的患者,容易出现头晕心慌。空腹喝浓茶,就像在空油箱里猛踩油门,容易熄火。

其次,控制饮茶时间和量。建议每日饮茶总量不超过1000毫升,分2~3次饮用,避免一次性大量摄入,尤其晚间避免饮用含咖啡因的茶,防止影响睡眠。而睡眠紊乱本身就是血糖波动的放大器。

再者,拒绝“花里胡哨”的加工茶。挑选茶叶时,尽量选择无添加、单一成分、保质期短的原叶茶。避免购买香精调味茶、袋泡代用茶、网红混合茶等。真正对血糖有益的茶,从来不靠包装吸睛,而靠成分实在。

对于已经确诊2型糖尿病的患者,除了注意饮茶类型,还应定期监测血糖、做好饮食记录。部分人群对咖啡因敏感,饮茶后反而出现心悸、血糖波动,这类人群更应谨慎饮用。

说到底,茶不是“健康万能饮”,也不是“血糖杀手”。它,只是生活中的一部分。关键在于——你怎么喝、喝多少、喝哪种。

就像饭可以吃,但不能贪多;水能解渴,但不宜暴饮。茶虽清淡,也得分场合、看体质、讲方法。

有个常被忽略的细节:不少糖友把药服下后立刻用茶水送服。这是个大忌。茶水中的鞣酸会与部分降糖药物如格列本脲、阿卡波糖等发生结合,影响药效吸收。建议服药用温开水,至少间隔30分钟再饮茶。

如果你正在控制血糖,那喝茶这件小事,也值得你多思考几秒。不是所有“自然的”就是无害的,也不是所有“清淡的”就能无条件信任。日常中的每一个细节,都是你血糖管理战役中的一颗棋子。

茶,是个好东西,但不是每杯茶都适合你。学会辨认、懂得节制,比盲目追求“喝出健康”更重要。

真正的健康,从来不是一口茶喝出来的,而是每一个选择背后的清醒与节制。控制血糖,不靠奇迹,靠日积月累的理性决策。

参考文献:

[1]张秀兰,张志斌.不同种类茶叶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影响的对比研究[J].中国现代医生,2023,61(10):78-81.[2]王丽红,刘晓云.饮茶与2型糖尿病发病风险相关性的前瞻性研究[J].中华糖尿病杂志,2021,13(12):934-938.[3]刘春霞,彭浩.含糖饮料与糖尿病发病风险关系的Meta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22,38(02):178-182.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