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颗龙珠,有人泡出药汤苦水,有人泡出蜜香甘泉。
茶友A把7克龙珠丢进500毫升保温杯,半小时后一口闷,苦得直皱眉。
茶友B用盖碗快冲快出,前三泡淡如开水,第四泡突然浓得锁喉。

两种极端,每天都在茶桌上重演。
问题不在茶,在方法。
龙珠是紧压球,外层舒展快,内层像实心馒头。
水一冲,外层先出味,内层还干着。
泡得慢,外层过浓;出得快,内层没醒。
苦和淡,都是没让整颗球同步工作。
水温、水量、时间,三个变量只要错一个,味道就翻车。

沸水必须100℃,低一度都拖慢内层苏醒。
水量按1:20,7克茶配140毫升左右,刚好没过龙珠。
时间分三段:醒、冲、留。
先说醒。
第一水别喝,叫润茶。
沸水直冲球顶,15秒就够。
球体微微涨大,裂缝出现,像花苞初开。
这一步省掉,后面全乱套。

再说冲。
第二水开始喝。
前3泡,每泡10秒。
水流沿碗边转圈,别直冲球心。
让水慢慢渗进去,内外同步。
第4到6泡,改为5秒快出。
此时球已松开,味道正旺,慢一点就苦涩。
最后说留。

第7泡后,内层深味才肯出来。
每泡加10秒坐杯。
蜜香、枣香、木质香一层层翻。
喝到15泡还有甜,才算把龙珠榨干。
办公室没盖碗,用飘逸杯也行。
投茶量减半,3克就够。
热水下去立刻按出水键,别让茶叶坐牢。
味道薄一点,但干净不苦。

买龙珠,先看产区。
勐海苦底重,适合重口味。
临沧甜度高,新手更友好。
外形要圆润紧实,表面油亮,闻着有干花蜜味。
松散、发灰、有酸味的直接放弃。
存茶简单。
拆开后原包丢进锡箔袋,挤出空气,再套一层食品袋。
放抽屉角落,远离阳光和厨房。

南方回南天,袋口加几包干燥剂。
一年后再喝,香气更稳。
再不做调整,下一泡苦的就是你。
直接抄作业,明天把盖碗、电子秤、计时器摆上桌。
按7克140毫升,沸水15秒醒茶,10秒出汤,5秒快冲,10秒坐杯。
全程7分钟,一杯层次分明、甜苦平衡的普洱龙珠就到手。
茶无绝配,只有顺手。
多试几次,把公式变成肌肉记忆。
以后别人问你为什么泡得好,你就笑一笑:
我只是让茶叶按时上班,按时下班。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