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剥柚子,手指缝里全是苦,我边冲水边骂:又买亏了。

今早刷手机,一条热搜蹦出来——“黄金蜜柚甜度16度,皮直接啃”。

我盯着那行字,像被人打了一巴掌:原来苦的不是柚子,是我不会挑。
立马冲去菜市,挑最沉的那颗,一掰,薄皮哗地裂开,果肉亮晶晶。
回家照新法子,皮没焯水,直接切条,160℃烤20分钟,撒点零卡糖,出炉一咬,咔嚓,像薯片,却带花香。
我愣住:这玩意儿是昨天被我扔垃圾桶的那层?
锅里剩下的皮我也没丢。
加水煮10分钟,倒一瓶米酒,再扔两片姜,小火咕嘟到金黄。
倒进杯子,3度微醺,柚子香混着米酿,一口下去,喉咙先凉后暖,比奶茶店的柚子茶便宜十倍,还无添加。
顺手把果肉剥了,一半拌蜂蜜做老派柚子茶,一半切丁混进酸奶。
勺子搅两下,突然意识到:这一颗柚子,皮、肉、白瓤,全进了肚子,垃圾桶空得可怜。
查资料才知道,柚皮苷比果肉高30倍,抗氧化扛把子。
日本那群研究员让代谢综合征的老鼠连吃四周柚子皮,腰围缩了,血糖稳了。

我低头看看自己过年囤的游泳圈,决定把烤脆片当零嘴,至少比辣条干净。
更离谱的是,浙江农科院把晒干的柚子皮磨成粉,能吸污水里的重金属。
我默默把今天剥下的皮摊在阳台,想着下周攒够一袋,捐给他们的试点,免费快递到付也行。
以前扔的是垃圾,现在看都是人民币。
晚上朋友来家里,我端出三样:脆片、米酒、蜂蜜茶。
她先皱眉:“皮也能吃?
”十分钟后她问链接。
我把菜市大叔的微信推给她,附一句:挑最沉的,别手软。
说到底,柚子没变,是我们终于学会不浪费。
苦皮不苦,苦的是一直瞎扔钱的自己。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