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了解国家级茶树良种之——福鼎大毫

一、品种背景

1. 树种分类

福鼎大毫茶属于小乔木型、大叶类、早生种,原产于福建省福鼎市点头镇汪家洋村,栽培历史逾百年。1984年被认定为国家级茶树良种(编号:华茶2号)。

2. 品种来源

在福鼎大白茶基础上培育而成,其产量、白毫丰度和适制性均优于母本。

二、植物学特征

1. 植株形态

- 树势:高大直立,树高可达4米以上,主干明显,分枝部位较高。

- 枝条:粗壮且分枝较密,叶片呈水平或下垂状着生。

2. 叶片特性

- 形状:椭圆形或近长椭圆形,叶尖渐尖下弯,叶缘内折,叶面隆起。

- 质地:叶色浓绿具光泽,叶质厚脆,锯齿深而钝,主脉呈“弓”形。

3. 芽叶特性

- 芽头:肥壮饱满,越冬芽3月上旬萌发,一芽三叶盛期在4月上旬。

- 白毫:密布银白色茸毛,一芽三叶百芽重达 104克,显著高于福鼎大白茶(63克)。

三、生长习性

1. 适应能力

- 抗逆性:耐寒(极端低温-7℃)、耐旱、抗风性强,适宜海拔500米以上山区种植。

- 繁殖能力:无性繁殖成活率高,扦插发根率可达95%。

2. 环境需求

- 温度:生长适温18-28℃,活动积温≥5000℃。

- 光照:喜漫射光,红光和蓝光促进光合作用。

- 土壤:适宜pH4.5-6.5的酸性红黄壤,有机质含量需≥1.5%。

四、应用价值

1. 制茶优势

- 白茶:芽头肥壮、白毫密布,是制作 白毫银针、白牡丹的顶级原料,成品毫香显著。

- 其他茶类:适制红茶(如白琳工夫)、绿茶(如烘青绿茶)。

2. 经济效益

- 产量:亩产鲜叶可达550公斤,比福鼎大白茶高30%。

- 品质:春茶含 茶多酚25.7%、氨基酸3.5%,赋予茶汤醇厚鲜爽的特点。

> 数据来源:国家茶树良种数据库、福建省茶科所育种报告。

识茶百科——全面、专业、客观的茶叶百科频道

感谢阅读,如果喜欢我的内容,烦请点赞、收藏、评论、转发支持。关注我,一起认识中国茶。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