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铁观音茶树品种是1984年首次认定的国家级茶树良种,编号:华茶7号。从适制性看,它完美契合乌龙茶半发酵工艺,通过摇青、炭焙等工序将鲜叶的物理特性(叶厚、锯齿钝)转化为独特的“观音韵”。铁观音的品种优势与人文工艺的结合,使其在800米以上的云雾山地中成就了“七泡余香”的传奇。
一、植物学分类与植株特征1. 植物学分类
- 灌木型、中叶类、晚生种、无性系
2. 植株特征
- 树冠开张呈伞状,枝条斜生。
- 叶片呈椭圆形,叶尖下垂微歪,叶缘锯齿疏钝且略向背面翻卷。
- 叶质肥厚沉重,叶面隆起如波浪,具明显肋骨状叶脉。
- 嫩梢肥壮且带紫红色。
- 鲜叶色泽以鲜绿为主,存放后渐变为翠绿或黄绿。
二、原产地与生长习性原产地- 原产地为福建省安溪县,海拔600-1200米的亚热带山区。
- 需常年云雾缭绕、空气湿润,四季温差显著(年均温18℃)。
生长习性- 喜酸性红壤,土层深厚且富含有机质。
- 依赖岩石地貌提供矿物质(如氮、磷、钾),形成独特"岩韵"。
- 与周边生物群落共生,树冠为小型动物提供栖息地。
三、适制茶类及品质表现适制茶类- 乌龙茶:半发酵工艺,制成铁观音茶
- 红茶变种:少数制成“红心铁观音”,发酵度更高
2. 品质特征
- 干茶:颗粒紧结重实,色泽砂绿油润(“蜻蜓头、青蛙腿”状)
- 香气:兰花香为主,带蜜桃/桂花复合香,高温区茶香更浓烈
- 汤色:金黄清澈,盛期茶汤稠滑如油
- 滋味:入口微苦转甘甜,回味绵长(“观音韵”)
四、工艺与文化价值1. 制作工艺
- 属半发酵乌龙茶,需经晒青、摇青、炒青、揉捻、烘焙等十余道工序。
- 关键步骤"摇青"激发香气,"烘焙"锁定风味。
2. 历史地位
- 栽培史溯至清朝,200余年选育形成无性系良种。
- 位列中国十大名茶,传统制艺入选非物质文化遗产。
识茶百科——全面、专业、客观的茶叶百科频道
感谢阅读,如果喜欢我的内容,烦请点赞、收藏、评论、转发支持。关注我,一起认识中国茶。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