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的人存茶就是“毁茶”,家里有茶的一定要看看!

前些天就提醒过大家,三伏天在家存茶一定要防潮!可惜不少茶友还是疏忽了,白白糟蹋了不少好茶,真让人心疼。所以小郝今天还得再强调一遍:存茶这件事,防潮特别重要,任何时候都不能马虎!

首先看存储的大环境:

在南方,像广东、福建这些地方,天气又热又潮,湿度经常冲到80%甚至更高,这就要特别注意了。

家里茶少的朋友,可以用厚实的食品级塑料袋把整箱茶严严实实封起来。要是茶叶很多,那就得更上点心,配个抽湿机更稳妥。

在北方,平时天气比较干爽,春秋问题不大。但一到冬天,开了暖气就特别干燥。如果湿度长时间低于50%,那茶叶放久了就容易“干死”,失去它后期转变的活力,口感也达不到醇厚。这同样是存茶的大忌。

茶叶该放哪儿,绝对不该放哪儿?可要记清楚!

茶叶怕热、怕晒,所以阳台千万别放,阳光直射万万不行。

客厅里头,尤其是关在电视柜里也不好,又不通风,还可能让茶叶吸到其他杂物的怪味。

地下室更是茶叶的“克星”,又潮又闷,放进去茶叶铁定受潮发霉,香味跑光。而且,茶叶吸味啊!地下室那种发闷的味儿也会钻进茶叶里,染上杂味,再好的茶也毁了。所以通风好、干燥、没怪味的地方才是最佳选择。

操作上也有不少讲究:

千万别用湿手直接抓茶! 这是很多人容易犯的错。手上有点汗或者刚洗完有点湿,一碰茶叶,茶叶就可能吸水,不小心滴上水珠就更糟了。时间一长,茶叶准受潮毁掉。就算擦干了,手上也还带着点看不见的湿气。

长期这样抓,茶叶质量也会变差。最卫生、最保险的方法就是用干燥干净的茶匙来取茶。

茶饼不能“不穿衣服” !有些茶友收到茶饼,撕开包装纸就随手丢桌上、架子上,这可不行。

家里做饭的水汽热气会让空气变潮,光靠那层薄薄的棉纸,根本挡不住湿气,茶饼很快就会受潮。所以茶饼一定得放进专门的茶饼袋里,才能确保安全。

不同的茶,坚决要分开放!

绿茶、红茶、普洱茶……它们里面的东西、香气、味道都不一样,就像硬把性格不合的人凑一堆,肯定互相“打架”香气味儿串得一塌糊涂!最后泡出来,啥味都不纯正,只有一堆杂味儿。

更重要的是,茶叶绝对不能和味道重的东西放在一起,比如零食、调料什么的。

老茶友一般知道避讳,新茶友可能不太在意。有次去朋友家,她就从零食堆里随手掏出一袋茶来泡,结果那茶喝起来滋味就特别“怪”,其实就是串味串杂了。

说到长期存的茶,像白茶、黑茶、普洱这些,厚纸箱是好东西,但也不能总开!

茶叶在纸箱里形成一个稳定的小环境,你老打开它,就把这个环境破坏了,茶叶后面转变得就不好。

这还不是最严重的,开箱次数多了,外面的湿气、杂味都钻进去了,茶叶吸了这些,日子一长,肯定会受潮、串味,那整箱茶可就存坏了!

所以这种打算放久点的茶,几个月开一次最外层的纸箱,闻闻有没有怪味就行。

真想喝的话,提前单独拿出要喝的份量(比如撬好放在小罐里),可别为了泡两杯茶,老是开大箱,把整箱好茶都祸害了。

常喝普洱茶的朋友,家里备个紫陶罐存点常喝的茶也挺实用。紫陶罐透气刚刚好比紫砂罐密封点,又没瓷罐那么完全不透气。

普洱茶正好需要这种“半透气”的环境,太透气(比如全用紫砂),茶香容易跑掉,茶叶也容易放坏。用紫陶罐放普洱,能让茶变化得比较理想,味道越存越好。

最后说说冰箱存茶。东西放冰箱里有时会变味、串味,茶叶也是这样,不是所有茶都适合往里塞。

绿茶、黄茶、清香型的乌龙茶(像铁观音): 放冰箱冷藏挺好,能让它们氧化慢点,鲜爽劲儿和颜色保持更久。

白茶、普洱茶这类指望越放越好的: 冰箱低温会冻住茶叶转化的活力,让它没法好好转变。

红茶: 它是全发酵茶,常温存放完全没问题。

茉莉花茶这类靠香气的茶,放冰箱会损害它娇嫩的香气,喝起来就没那么香了。

说到底,茶叶储存的关键就是:保持干燥!避光!严防潮气!离异味远远的! 做到这些,再配合合适的方法和容器,你的茶叶才能存得长,滋味保持得好。

更多文章在公众号“检茶苑”请关注了解!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