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好多人热衷于存茶?直接买现成的不行吗?3个真相一次说清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最近天气愈发干燥了。

秋风一起,小区附近的梧桐树一夜之间成了秃头。

秋白茶陆续上市,新茶干燥的叶片相互碰撞,代替梧桐树发出秋的声响。

前几日,一位新入坑的茶友来分享自己最近的喝茶心得,也问出了自己的困惑。

“白茶不是每年都出新茶吗,就像今年的秋白茶。”

“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费心费力地存老茶呢?”

很实在的问题。

举个例子,村姑陈喜欢花,鲜切花绽放于枝头,娇嫩美艳。

但风干后的干花,也有一份静谧古朴的美。

不同的状态,各有各的动人之处。

白茶的新与老也是如此。

若要细说,可以分为以下三点。

《2》

新与老,是白茶的不同阶段。

二者有着截然不同的魅力,谁也无法取代谁。

新白茶主“鲜”,春茶鲜爽,秋茶鲜醇。

沸水冲下,一股清越的植物香气扑鼻而来,闭眼仿佛置身清晨的山林。

野草、野花的清新,富集于一杯茶汤中。

新白茶的汤色浅,多为淡黄的透明色,透亮得像琥珀。

喝到嘴里,除了标志性的鲜爽外,还有丝丝缕缕的清凉感。

燥热未退的初秋,喝新白茶很舒服。

然如今已是深秋,老白茶正当时。

老白茶主“醇”,香气清郁,滋味醇厚。

经过良好的自然陈化的老白茶,内含物质会转化。

原本略带刺激性的成分,例如茶多酚、咖啡碱等,多数会被消解。

清鲜的毫香、青草香,也会转化为更成熟、沉稳的药香、陈香、枣香。

这些香气悠扬持久,凝集在茶汤中。

醇厚顺滑的茶汤滑过舌尖,好似在喝一碗茶味米浆。

茶汤咽下后,口腔泛起回甘,喉底鸣泉。

除了风味的转化外,老白茶的营养价值也在提高。

随着年份的增加,老白茶中黄酮类物质的含量会显著提升。

这些物质,不仅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效果,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人体免疫力。

“一年茶,三年药,七年宝”的说法,也能印证老白茶的价值。

存老茶,喝老茶,新的滋味享受与健康兼得。

《3》

自己存老的茶,还有一个很实在的好处,就是能从根本上避开做旧茶。

老白茶市场火热,难免鱼龙混杂。

各种套路中,做旧茶大概是踩坑率最高的。

别有用心的茶掌柜,模仿普洱茶中“渥堆”的工艺,使劣质茶青过度发酵,短时间内从新变“老”。

经过做旧处理的白茶,叶片不再鲜活,颜色深沉且统一,看起来饱经风霜,死气沉沉。

粗暴的制茶手段下,这些茶叶的内质早已被破坏殆尽。

廉价的做旧茶,不仅喝起来香气寡淡、滋味单薄,甚至可能出现沤味、焦味,毫无品饮价值。

劣质的制茶工艺,还可能使茶叶生出各种不利于健康的杂质。

买做旧茶,买回来的是失望和风险。

而若自己买品质可靠的新茶来存,就能从根源上避开做旧茶,少交学费。

自己存出来的茶,原料、年份、仓储环境都心里有数,知根知底,喝着更安心。

《4》

自己存茶,除了好喝和放心之外,也很“值”。

具体来说,就是自己存茶,性价比很高。

同一款白茶,新茶的价格通常要比老茶便宜许多。

因为存好一款老白茶,需要付出很多成本。

茶叶的储存需要占据空间,多数茶商都有自己的仓库,仓库的租金是成本。

茶叶的陈化需要稳定良好的环境,仓库里面的除湿机、空调,一天24小时都开着,设备、电费是成本。

仓库需要有人管理,人工也是成本。

另外,老茶的噱头也会带来一定的溢价。

显然,直接买老茶,要比买新茶更花钱。

而自己买新茶来存,能省下不少开销。

当然,存茶的意义远不止在省钱。

从新到老,逐年体会一款茶的茶味变化,能为茶客带来莫大的成就感。

存下一箱茶,每半年开箱检查时,顺便取出来一些品尝。

当年喝,是新鲜的植物香气,过两年再喝,或许汤感就变醇了。

每个阶段的变化,都由茶友们见证。

这种体验感,买现成的老茶可体会不到。

《5》

与新茶的活泼跳脱不同,老白茶并不急于展示自己的风貌,只是不紧不慢地转化,让内质往更好的方向发展。

存新茶,喝老茶,是不少老茶客的常态。

用一箱茶叶,将某个春或秋的阳光、雨露都封存起来,未来的某一天再打开品尝,又是不一样的风味。

心仪的好茶可遇不可求,有条件的茶友,不妨多存一些。

窗外秋风依旧,光秃秃的梧桐树枝上已无叶可落。

但我们都清楚,它在积蓄能量,等待下一次新绿的迸发。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6000多篇原创文章。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