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到喝茶就头大?绿茶、白茶、乌龙茶……光听名字就晕,更别说选茶具、学冲泡了?别急!让我们就按工艺给茶叶分好“六大家族”,绿、黄、白、青、红、黑六大类摸清它们的门道,新手也能轻松喝对茶~

“茶有千味,适口为珍”,但想找到合口味的茶,先得搞懂六大茶类的区别。核心秘诀就在于工艺:
绿茶是“鲜爽担当”,关键一步是杀青,高温锁住鲜叶的绿意和清香,汤清叶绿,喝着满口鲜醇,西湖龙井、碧螺春都是明星款,一定要趁鲜喝,一年内喝完口感最佳。

黄茶是绿茶的“孪生兄弟”,工艺就多了个“闷黄”步骤,轻微发酵后变成黄叶黄汤,滋味鲜润,君山银针、蒙顶黄芽很出名,保质期和绿茶差不多。
白茶堪称“天然派代表”,工艺简单到极致——只有萎凋和干燥两步,不炒不揉,最大程度保留茶叶本味,毫香、花香清新扑鼻,还是少数能存老的茶,越陈越有味道,白毫银针、白牡丹、寿眉都是它的“家庭成员”。

青茶类乌龙茶则是“复杂大佬”,工艺繁琐且需要一气呵成,从晒青到成茶经历两天一夜,制茶期间基本没空睡觉,还香型多变,闽北乌龙武夷岩茶的“岩骨花香”层次超丰富,闽南乌龙代表铁观音“兰花香 观音韵”香迷人,“潮汕乌龙”凤凰单枞有12香型代表,“台湾高山乌龙”香高味浓。

红茶是“新手友好款天花板”,全发酵后刺激性大大降低,汤色橙黄橙红,喝着清甜温润,对肠胃特别友好,金骏眉、正山小种是高端代表,工夫红茶性价比超高。

黑茶则是“陈香达人”,经过渥堆工艺后发酵,和白茶一样能越陈越香,陈化后糯香、陈香浓郁,饭后喝解腻效果一级棒。

选对茶具,茶味能翻倍!白瓷盖碗是“全能选手”,六大茶类都能hold住,功夫泡法快出水,茶水分离让滋味更有层次,还不吸味,日常饮用或专业审评都合适。图方便就用玻璃杯,能清楚欣赏茶叶在水中舒展的“舞姿”,但只适合泡绿茶、黄茶、白茶。紫砂壶透气性好,适合泡有陈仓味的黑茶,能去掉杂味,可千万别用来泡白茶、岩茶,会盖住它们高扬的茶香。现在天凉了,煮茶超惬意,老白茶、黑茶最适合直接煮,岩茶可以先盖碗泡再煮叶底,其他茶类就别瞎尝试啦。

冲泡手法也有小技巧:所有茶都适合用100度沸水,高温才能激发出茶叶的香气和营养,而且要“快出水”,几秒内倒出,避免茶汤浓苦。煮茶要先烧开清水再投茶,再次沸腾就关火。茶水比也得注意,110毫升盖碗泡多数茶投5克,岩茶、黑茶要投8克,玻璃杯泡和煮茶得少放些茶。另外,好茶叶不用洗,头道“还魂汤”的精华可别浪费,喝到尾水再回头品,滋味绝了。

其实喝茶哪有那么多讲究?六大茶类没有高低之分,“茶无上品,适口为珍”才是真谛。新手可以从清甜的红茶、白茶入手,慢慢探索每种茶的风味。不用纠结于昂贵的茶具和复杂的流程,一只盖碗、一款单杯杯,享受喝茶的惬意就够了。毕竟,喝茶的乐趣不在于懂多少知识,而在于那份入口的温润和内心的平静,就像生活,简单纯粹才最动人~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