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初冬,阳光奇佳的午后,和朋友在茶室谈天说地,喝了个痛快。
茶味泡尽,朋友临走前,伸手向村姑陈要了几个密封袋。
问她用途,她说,上个月买来做红烧肉的香料,桂皮、八角一类的,用塑料密封袋装着,结果没几天,香味就跑了大半。
昨晚一看,香叶更是发霉了。

想来是塑料密封袋太薄,防不住水汽,所以才看上了村姑陈这儿用来存茶的牛皮铝箔袋。
这倒是,市面上不少常见的塑料密封袋,不论是拉链款还是胶条款,实际密封效果都不大好。
因为选错密封袋,导致茶叶串味、受潮的例子,在茶圈里也真不少见。
茶友们如果要用密封袋存茶,选对材质是第一步。

《2》
首先,当然要请茶友们将透明的塑料密封袋排除在选项之外。
塑料密封袋有两个硬伤,第一,它算不上厚实。
软绵绵的塑料材质没有支撑性,松松垮垮,茶叶放在里面容易被挤压变碎。
薄薄的一层塑料,隔绝空气和水汽的效果也非常有限,茶叶容易跑气受潮。
第二,它是透明的,完全无法阻隔光线。
无论是日光还是室内灯光,直接照射在茶叶上都会加速茶叶变质。

所以,塑料密封袋并不适合用来存茶。
我们的首选,是更厚实的牛皮纸密封袋和铝箔密封袋。
牛皮纸密封袋的表层,大多会覆上一层塑料薄膜,保证造型挺括的同时,兼顾了防潮性与密封性。
而铝箔袋,不仅防潮、防异味,避光效果也极好,很多品牌茶叶的原包装都会使用铝箔袋。
选密封袋的时候,茶友们要选那些拿在手里有分量的,封口条的做工也要扎实。
有些密封袋的两侧虽然避光,但中间是透明的,会漏光,茶友们也要多加留意。

《3》
选对材质还不够,想用密封袋存好茶,还有一些细节需要注意。
一个密封袋,不要反复使用,用了好几年都不舍得换。
袋子封口处的胶条,会随着使用次数的增加而老化、变硬、变形,密封性会慢慢下降。
密封袋用了一段时间,感觉封条没那么紧了,就该换新的了。
每次开袋取完茶,也要记得把封口条一寸寸捏紧。

否则,空气中的水分趁虚而入,茶叶很快就会受潮。
一个密封袋,一次性不要装太多茶叶,最好只装一到两个月就能喝完的量,这样可以减少开袋的次数,避免茶叶跑气。
不同种类的茶,绝对不能装在同一个密封袋里,即便用塑料袋做了分隔也不行。
香气分子易挥发,不同品类的茶装在一起,香气会互相渗透,相互串味,最后每一泡茶的味道都不对了。

《4》
另外,密封袋存茶虽然方便,但只适用于短期存茶。
茶友手上的茶叶,如果打算在三五个月内喝完,那用上面推荐的密封袋来保存,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但如果茶友要将茶叶存上一年、两年甚至更久,那密封袋就不是合适的选择了。
密封袋的使用寿命有限,无法长期使用,袋子老化之后,茶叶变质的风险很大。
要长期存茶,“三层包装法”才是首选。

最里面一层,先用食品级铝袋将茶叶包严实了,排出空气、扎紧袋口。
然后在铝箔袋外层,再套上一层食品级塑料袋,同样扎进袋口。
最后,将这袋茶叶装进尺寸合适的纸箱中,纸箱四周都用胶带密封起来。
从内到外,多层保护,才能有效防止茶叶在长时间的存放中,受到水汽、光线、异味的干扰。
具有陈化潜力的白茶、黑茶,也只有在三层包装中才能安心陈化。

《5》
密封袋最大的优点,就是取用方便。
平时要喝的那些茶,分装在不同的密封袋里,想喝哪袋拿哪袋。取茶只需一开一合,非常省事。
而用三层包装法封在箱子里的茶,每次开箱都要划开胶带,麻烦不说,茶香也容易飘散。
所以,最明智的做法,就是把“长期存茶”和“日常喝茶”分开。
需要长期储存的茶叶,就用三层包装包起来,尽量不让它受干扰。
常喝的茶,就临时装在厚实的密封袋或铁罐中,方便随时取用。
这样就不用每次都开箱取茶了。
两种方法结合起来,既做好了长远的打算,也顾及了眼前的便利。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6000多篇原创文章。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