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想写写今年令无数茶友大失所望的电商618,不过看来看去,各家茶商都扭扭捏捏犹抱琵琶欲迎还拒的样子就不招人待见,没啥好价,也实在不知道该写啥。
正犹豫间,突然就发现,朋友圈里都几乎被下面一组新闻图片刷屏了:上海长宁警方将前两个月捣毁的某普洱茶制假团伙的假茶进行集中销毁,其中大部分都是仿制的中茶、大益等大品牌的名贵老茶、金融茶等,被仿造的茶品按市场价值超18亿元。
屏幕前的你有没有为这些制假团伙贡献过利润?
各种“印级茶”“天价茶”中有多少都是这些团伙流出去的?
众所周知,茶叶市场一向以“乱”闻名,一是标准乱,二是价格乱,三是品质乱,可谓是“假冒伪劣”横行。简单来分个类,也就是“假茶”和“劣质茶”。关于茶叶造假,网络信息发达,相信每个人都有所耳闻,什么色素茶、香精茶、滑石粉茶、糯米粉茶、翻新茶等等,几乎每个茶类都充斥着各种各样的“假茶”,当然,除此之外,还有“产地造假”、“树种造假”、“工艺造假”等等造假伎俩不胜枚举。不过,要说到“茶叶造假界”的王者,绝对非“普洱茶”莫属,以造假手法之多样、造假技术之丰富、造假链条之全面,其他茶类只能自认“弟弟”。
那今天,干脆就聊聊普洱茶行业的“假冒伪劣”。不过作为一个求生欲极强的底层打工人,首先声明,今日所写,均为我个人臆想脑补,不针对任何品牌和制茶团队,也没映射任何利益群体,所有信息均为我自己脑洞大开的胡编乱造且没有出处,各位茶友爱信不信悉听尊便。
一、普洱茶“假冒伪劣”三贱客假冒伪劣,简单可以分为两大类:“假冒伪”和“劣”。
从字面解释,假,冒,伪,都是“不真”,只是“不真”的表现形式略有区别,“假”是从原料到包装,啥都不真,比如“作假老茶”;冒,就是“仿冒”名牌大牌或者明星款等,包装看着可能以假乱真,但内容完全不是那么回事,比如前段时间上海警方端掉的普洱茶制假窝点,就是靠仿冒大益等知名“金融茶”来获取暴利;伪,就是“伪装”“伪造”等,比如台地茶伪装成古树茶,非名山茶伪装成名山名寨等,基本上最常见于网络各大直播间和线下乱七八糟的茶叶集合店。以上这三者,我们统称为”假茶“。
劣,就是“差、不好”。最常见的就是各种网店充斥的几十块钱一饼的各种名山名寨普洱茶,当然其中扛把子就是TB或PDD上单店月销量数万的9.9包邮老班章。
1、“假茶”:说到普洱茶的“造假史”,那可谓是源远流长,自从普洱茶“越陈越香”的概念被推出,“号级茶”、“印级茶”等各种天价老茶被打造出来之日起,普洱茶就打开了“大肆制假”的魔盒。
普洱茶市场,不论实体店还是网店,随便进去一家店铺,除了大益下关等几个大品牌官方店之外,几乎所有茶叶店到处充斥着各种“名山名寨”、“古树纯料”、“古树单株”、“茶王树”等等“高精尖货”,店里没几片老班章、冰岛老寨等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更别提什么曼松、昔归、易武、景迈、弯弓、薄荷塘、困鹿山等“古树纯料”,同样是多如牛毛。好像在这个世界上根本就不存在什么“非名山”和“台地茶”一般。
某线下茶店实拍,昔归古树只要280元/片,整提还可打七折
假茶,分为很多种。什么产地造假、年份造假、树龄造假、原料造假、品牌造假等等都是基本操作,这类手法网上也有不少“揭秘”文章,随便都能搜到,这里就不多展开了。像文章开头说到的上海警方查获的“仿制、伪造”大益、中茶等知名品牌高价茶品,便属于“全面造假”。把正品价值几万十几万一片的“印级茶”“金融茶”在网上以两三百元的价格销售,其中还包含高额利润,其成本之低、用料之差便可想而知。
无独有偶,今年4月初,朋友圈里突然开始疯传几段视频,“昔归茶农烧毁假冒昔归茶”,并有业内媒体对事件进行了深入调查,证实是昔归之外其他地区的茶农/茶商浑水摸鱼将外面的毛茶偷偷运进昔归村,被当地茶农发现,愤而烧之,颇有种“热血青年火烧赵家楼”的感觉。这其中是否有故意炒作的原因我们暂且不知,但也确实将隐藏在暗处的事实展示在了公众面前。
对此事件,更有网友评论:古有虎门销烟,今有昔归烧茶
普洱茶市场之乱,可能超出很多人的想象,甚至可能怎么形容都不为过。市场上充斥着各种名山名寨古树纯料,但实际上呢,真正的名山名寨并没有这么容易被普通茶友们买到——即便你能给出真正名山名寨古树纯料茶应有的市场价格,如果没有熟识且可靠的购买渠道,也不一定买的到。像一些顶级山头古树比如老班章、冰岛、薄荷塘、昔归等等,更是在春茶一上市就被人抢购一空,哪里还轮得到出现在这些网络/街头小店呢?
而我们在网上随处可见的“古树纯料”“名山名寨”又是怎么来的呢?下面请看央视前两年某电视节目组暗访的画面。
零售商需要什么包装,批发商就印上什么包装
勐海县一个普通茶叶批发店,每年可以出货假古树茶几十吨
另有一种是仿冒历史上的“老字号”,甚至还有生编硬造出一个历史上并未存在过的新“老字号”出来,到处招摇撞骗,比如号称源自“清光绪年间老茶号”的“亿兆丰号”,便是其中之一。
年份造假的茶,一般出现在“中期茶”或“老茶”中。普洱茶最为人所知的特征就是“越陈越香”(基本上也就等于“越陈越贵”),曾被誉为“可以喝的古董”,也正因为此才导致在2004-2006年飞速发展,并最终造成了2007年的“行业崩盘”事件,在此期间,诞生了数不清的各种“假茶”,时至今日依然屡见于各种网店和线下店中。老茶最常见当然就是年份造假,拿新茶通过技术做旧冒充老茶,拿仿制印刷的绵纸通过做旧看起来就像经历了多年岁月的洗礼,有的是模仿原有的“真老茶”,有的就干脆拍脑门无中生有造出一款“新老茶”,反正历史上查不到来源的茶有很多。此外还用各种令人“匪夷所思”的方法制造“假老茶”,比如“夸大年份”、“湿仓霉变”、洒水闷堆、高湿高温烘焗、甚至使用鞋油以及化学药品做旧,等等等等不一而足。如果你认识一些“茶圈”或者“茶友圈”里的人,一定经常听到某某某隔三岔五就说又喝到了什么老茶,什么50年代生普,什么同庆号、文革砖等等,可以留意一下。
众多版本“文革砖”中的一版
2、“劣质茶”:一般来说,但凡是假茶,绝大多数都是用料粗劣的“劣质茶”,既然作假,必然也就不会用什么好料了。
不过也有一部分算是例外,比如用非名山名寨的古树料冒充名山名寨的古树料,无非是对自己村寨的茶没有被市场追捧没有热度带来的高价格而心有不甘,单纯只是想卖贵一些,这种茶也不能说“劣质茶”,甚至可能也挺好喝,但只能叫“名不副实”,喝当然也是能喝的,只是可能花了冰岛老寨古树茶的钱,只能喝到了冰岛十环外郊区的古树茶而已。
再此外一种“假茶”也不能算劣质,比如拿秋茶冒充春茶,或者拿春尾茶冒充头春茶,与上类似,名不副实,但喝还是可以凑合喝的。
PDD、某宝、某东均有大量此类劣质茶,你敢“放心喝”?
3、“虚标茶”:虚标,大概分为“产品虚标”和“价格虚标”。
产品虚标,基本上也就涵盖了上面所说的“品牌虚标”、“树龄虚标”、“产地虚标”、“年份虚标”等,可以划归到“假茶”中。
而价格虚标,则是广大茶友们最难以招架的。茶友圈中鼎鼎大名的“一折亭”即是此中翘楚。一款茶,官方标价2000元/饼,但平时各种打折促销,四五百都是高的,一两折算正常,甚至要0.5折才能算可入手好价,导致无数茶友都不知道究竟什么价才算“好价”。
八角亭“青龙曼松”龙蛋,定价9999元,部分茶友入手价不到千元
这类茶,基本就是专门针对电商平台量身打造的,从产品到定价,品质基本不会高,但定价绝对不会低,先给你一种“高货”“尖货”的心理错觉,再通过各种打折、拍卖、秒杀等手段低价出售,让你有一种“不买损失一百亿”的剁手冲动。知名值友神农在文章中强烈推荐的“福海大溪谷”基本就是典型案例。官方定价1350元/200g/片,约合克价6.8元(按此价格,能买正宗铜箐河、百花潭了),某多多某茶商放价200元/片,合克价1元,结果被无数茶友疯抢。但据一些老茶客品饮之后得出结论,真实品饮价值,大概也就克价0.2-0.4元的水平而已。售价100元/片才算得上是合理入手价格。
想在茶商那里捡漏?还不如上床睡觉,毕竟,梦里啥都能实现。
二、真实的古树茶有多少?对绝大部分茶友来说,日常喝的比较多的,还是各大品牌的经典口粮茶为主,一是价格比较便宜,也相对透明,二是购买比较方便,各家旗舰店和官方授权店都不用担心假货。当然,这些基本都是大家俗称的“台地拼配茶”,偶有“大树茶”或者“乔木茶”、“小树茶”。但随着品饮经验的积累和品质要求的提升,加上市场上各路茶商、推手们的宣传引诱,总会对各种山头茶,古树茶心心念念,希望能够“更进一步”。这是一种正常的进化。
坊间知名普洱茶写手“龙哥”曾说过:普洱茶是一切茶类的终极者,是味觉信仰。古树普洱茶尤其如此。受到不少茶友点赞认可。
首先,我们先明确几个基本概念。关于古树、大树、小树、乔木、灌木等等概念,众说纷纭,业界也并没有一个盖棺定论的定义。目前所能见到的云南大叶种茶园,除了“密植型现代茶园”(或者叫等高条植茶园、现代生态茶园,也就是俗称的台地茶)之外,一般还有两种形态,一是“混林茶园”,即茶树和其他树种混种混生,二是“满天星纯茶园”,也是人工栽培的茶园,但看起来更接近自然野生状态,一般我们所说的“古树茶”多出自这两类茶园。当然,除了古树,还有“非古树”。比如在易武地区,一般称树龄不足10年的为“小树”,10-20年左右的为“乔木”,20-50年的为“大树”,再大的称为“老树”,百年以上的,则称为“古树”。当然,这只是众多分法中的之一,还是那句话,如有异见,以您为准。
所以,如果见到包装上写着“乔木园茶”之类的,基本就可以判断,是不满20年树龄的中小树茶。
这种茶,看看就好
关于古树茶,业内普遍比较认同的标准是:树龄超过百年以上,才可以被称为古树茶。当然也有部分茶友和业内人士坚持70年以上树龄即可称为古树茶的观点,也有人坚持认为300年树龄以上才有资格叫古树茶。在本文中,取百年树龄为界。
关于古树茶的数量,先截取援引网上一篇深度调研文章的一组数据(数据来源于网络,借用而已,真伪自辩):
据业内人士多年考察论证,云南现存有野生型、过渡型、栽培型千年以上树龄的古茶树只有30余棵。百年以上树龄的栽培型古茶园面积,西双版纳州现有8.2万亩,临沧市现有约有2.32万亩,普洱市官方公布的数据是拥有古树茶园36万亩(有较大水分,真实数据未知)。云南树龄过百年且成片的古茶园极少,现存古茶园大部分是清末民国种的,也就是以树龄70年到150年的居多。50年代末到70年代末,云南种了70万亩等高条植茶园,这就是现在所谓的老茶园,但实际树龄远不到百年古树标准,却大量被拿来充当“古树茶”包装销售。据作者“白马非马”个人保守估计,云南全省现有古茶园(包括野生型、过渡型与栽培型)约27万亩。其中栽培型古茶树最多15万亩,过百年树龄古茶最多3万亩,其余均为树龄70年-99年的古茶树。
如果上述数据为真,则可以大概估算出每年“古树茶”产量的规模。
古树茶亩产方面,要看茶园的商品化种植程度,采用满天星纯茶园结合藤条茶采养法的茶园,一年亩产可达30—50千克,而自然放养的混林茶园产量极低,过度采摘与管理的混林茶园产量可达20公斤,取平均值为20公斤。很多知名度较高、生态优良的古树茶园,茶农为了保证每年春茶的品质,一般选择只采春茶,秋茶少采或不采,夏茶完全不采。如果只算春茶,平均值则只有约8kg/亩。
如果按上面引文信息来测算,15万亩栽培型古树茶(70年树龄以上)年产量为:
15万亩*20kg/亩=300万kg(即三千吨)
而假设百年以上古树茶只有三万亩,且只采春茶的话,那么每年百年古树茶春茶产量则只有:
3万亩*8kg/亩=24万kg,约240吨。(注意,这是百年以上古树纯料,非古大小混采)
而整个普洱茶行业的年产量是多少呢?据“云南省茶叶流通协会”公布的最新数据,2020年全省普洱茶产量为16.2万吨。对比一下,若放宽树龄条件,按70年树龄以上的“古茶”计算,约占普洱茶总产量的(3000/162000=)1.8%;而百年以上树龄纯料古树茶,仅占总产量的(240/16.2万=)0.15%;名山名寨的古树茶呢?比例更小到可怜。(另有网上普遍流传的数据,古树茶约占全部普洱茶的比例为3%-5%之间,统计口径或数据来源不同,亦可参考)
以上这个数据看起来,真的令人唏嘘。
还是那句话,以上所引数据,不判真伪,仅供参考。但能说明的是,真正的“百年以上古树纯料茶”,比例是真的很少。
但从绝对数上来看,百年古树茶还有240吨,每人每年买一提(按2.5kg计算),可供9.6万茶友来分享,如果平均每人只购买1kg(约3饼357g标准七子饼)的话,则够24万茶友分享。但据不完全估计,全国总共大约有3000-5000万普洱茶消费者。
屏幕前的你,是这幸运的24万分之一么?
现在,你应该知道“无店不古树、无品牌不古树、无厂不古树”的现象是有多么神奇了吧。
三、如何辨别假茶与避坑网上流传着很多普洱茶辨别大法,尤其是一些老茶中期茶,什么看字体,看某个字的某个笔画特征,看某个特别隐蔽的字间距和位置,等等,不一而足,对专业玩老茶的资深玩家来说,可能确实很实用,但对绝大多数非专业普通茶友甚至是新手茶友来说,这个要求过于高了一些。
在没有那些专业鉴定知识的时候,也许我们可以通过一些通用的食品行业常识来进行基本判断。
1、QS生产许可证(质量标准)标志QS是食品“质量标准“Quality Standard”的英文缩写,带有QS标志的产品就代表着经过国家的批准所有的食品生产企业必须经过强制性的检验,合格且在最小销售单元的食品包装上标注食品生产许可证编号并加印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标志(“QS”标志)后才能出厂销售。没有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标志的,不得出厂销售。
普洱茶质量安全QS准入是在2004年底,当时仅有大益等几个大厂是第一批获证的。(假如你买回来的茶饼上日期是2005年以前,还带着蓝色QS标志,而且还是你没听过的小品牌小厂,那就很值得怀疑)。
QS标志的升级变迁,包括颜色和名称
QS标志在2010年6月1日之前是深蓝色“质量安全”标,在2010-2018年标志颜色改为天蓝色“生产许可”标,不过QS深蓝改天蓝有18个月过渡期(即最晚可使用到2011年12月1日),不符合标准色的产品市场监管可以责令其下架。(如果你手中某款茶生产日期是2010年6月份之前,但颜色为天然色,那么,你懂的)
2016年生产的茶,深蓝色QS标,大概率有问题
2、SC生产许可2015年10月1日,新修订的《食品安全法》开始施行,作为配套法规的《食品生产许可管理办法》同时规定,新获证食品生产者应当在食品包装或者标签上标注新的食品生产许可证编号“SC”加14位阿拉伯数字,不再标注“QS”标志,且给了3年的过渡期,即2018年10月1日及以后的食品及食品添加剂包装上一律不得继续使用原包装和标签以及“QS”标志,取而代之的是有“SC”标志的编码。(如果你买的茶品生产日期是2018年10月份之后,却还带着QS蓝标,那么……)
生产日期是2018年10月之后的茶品,必须使用SC生产许可证编码
原来以QS到2018年10月1日就不能流通,在这之前必须要做好QS向SC过渡,许可期内的可以申请延续换证,许可期外的重新申领,但都需现场验证通过。
生产许可证号的字母SC即“生产”二字拼音首字母简写,应该是字母SC 14位数字组成。SC没有强制标志,所以,关键是这一串SC 14位数字,而不是SC蓝标。
这个生产许可证号就比较离谱了,大概设计师是个CS游戏爱好者吧
3、生产日期、净含量(规格)声明等2008年云南省出台了GB/T22111-2008《地理标志产品普洱茶》的执行标准,并为云南普洱生产企业普遍适用。根据该执行标准9.1.1要求,普洱的标签、标识应符合GB/T191、GB/T6388、GB7718的规定。真实反映产品的属性【如普洱茶(熟茶)、普洱茶(生茶)】、净含量、制造者名称和地址、生产日期、保存期、贮存条件、质量等级、产品标准号等,标签、标识文字应清晰可见。(如果以上商品信息在包装上含糊其辞,那么多半可能有问题)
普洱茶执行QS生产准入之前或GB/T 22111之前是不执行GB 7718的,如果2004年(以前)的茶标注“净含量:XXX克”是不符合食品标签规则的,那个时候要么干脆不标,要么就要标“净重”。(所以假如你手痒买了一饼2004年以前的老茶,厂家非常认真的标了“净含量:357g”,就是造假者多此一举“此地无银”了)
另外,在QS引入之前,普洱茶没有明确要求必须标注生产日期,即便有也多为手写或盖印到不包含“具体日期”的大致时间月份(比如:2003年5月)。经过2005年生产监管的加强,2006年之后就基本上以“年月日”的形式标注生产日期了。
来判断下,这款产品有没有问题?
4、其他以上的“常识鉴别法”,说来也只能作为一种判断参考,不能以此就断定是假茶,但大概率多少有些问题。一般来说正规厂家生产出品都比较规范,不会出现这方面的低端失误,而小厂或制假团伙可能就不会这么严谨,在这些细节上暴露出不专业,但以上几方面都没问题的产品也不代表就能证明是真品,毕竟一些“专业制假者”不排除也具有多年食品行业从业经验,是个“严谨”的不法分子呢?
另外,如果对自己购买的产品,尤其是没听过的小品牌小厂产品没什么信心,一是利用以上常识进行对照,二是仔细观察研究包装细节,比如“刻意强调自己距离冰岛村只有十公里”、“一两百年家族制茶史”、“厂址在勐海却大量生产勐库茶”、“售价几十几百块还动辄限量几百几千片”、“强调树龄500年、800年甚至千年以上”等等反常识信息,均可进入产品信任限制名单。
四、最后的废话总结俗话说得好,没有买卖,就没有伤害(自己的尊严和钱包)。只要坚持理智、冷静、不贪心、不冲动、不捡便宜、不碰运气的心态,便可掠过绝大多数买茶的坑。没有一定经验和知识积累,千万不要购买老茶、中期茶,尤其2007年和2014年份的,一定、一定、一定不要碰,答应我。对茶行业及市场保持最基本的敬畏和最起码的恶意认知,不要幻想自己是万里挑一的幸运儿,也不要自信到觉得自己能看穿一切骗局。当然,这句话我也要跟大家一起共勉。不要购买任何你不了解的茶,尤其是听/看起来就很“猥琐”“奇怪”“不正常”的。对任何值得买站内经常被爆料的入手好价远低于官方指导价的茶品,保持最朴素的理智和克制,不要动手,特别有兴趣尝试,可以找群里小伙伴分享茶样。不要流连和沉迷在各大直播间,不要执着于捡漏和碰运气,你浪费掉的时间也许更值钱。没有一定认知基础的情况下,不要轻易碰“金融茶”,更不要寄希望靠此来投资升值赚钱,除非你是专业玩家。国家相关部门今年已经专门下发文件,规范普洱茶市场民间炒作行为,此时入局,恐怕堪比48年入国军。顶级山头古树茶,如冰岛、老班章、昔归、薄荷塘、曼松等,是不可能在市场流通的,你能在各种店铺看到,基本99.99%可以断定是虚标或者假冒。从原料成本和加工成本等各方面综合考量,市面上低于600元/kg的茶,几乎百分百可以断定不是百年树龄以上的古树茶,当然,特别渠道资源可能会拿到。重申:非专业人士,认知有限,如有不同意见或观点,欢迎评论区友好交流,如果觉得本文有用,欢迎关注我,并给个“收藏,点赞,转发”三连,并在评论区给我留言交流。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