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碧螺春,这些知识别搞错

今天咱们聊的是绿茶里的名角——碧螺春,干货满满,新手必看。

一、基本信息:认准核心产区

碧螺春属于六大茶类中的绿茶,是不发酵茶。其核心产区是江苏省苏州市太湖的东洞庭山、西洞庭山,并非湖南的洞庭湖,这是最容易搞错的点。

目前贵州、四川等地也有产出类似工艺的茶,但都属于外地仿制,不算正宗洞庭碧螺春。

二、名称标识:2个关键认正品

想喝到正宗碧螺春,得学会看标识:

1. 名称带“洞庭”:只有标注“洞庭山”或“洞庭”字样的,才是受地理标志保护的正宗产品,也就是当年康熙皇帝盛赞的“吓煞人香”。

2. 双标不能少:包装上必须有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标志及防伪码,同时要符合国家标准GB/T 18957-2008,缺少任何一个都要谨慎购买。

三、茶树品种:早茶、晚茶有区别

国标中明确碧螺春原料为传统茶树品种或适宜品种,在洞庭山当地主要分为两类:

- 早茶:采用乌牛早、福鼎大白等外地引进品种,3月中旬即可发芽。

- 晚茶:当地传统群体小叶种,通过种子繁殖,3月下旬发芽。当年康熙皇帝品尝的正是这种晚茶,购买时可咨询客服确认树种。

四、市场乱象:低价难买正宗货

一组惊人数据:2023年全国碧螺春销量达14.2万吨,但正宗洞庭山碧螺春年产量仅370吨,占比仅0.26%。

如此低的产量决定了正宗碧螺春价格不会过低,遇到标价便宜的碧螺春,基本可判定不是洞庭山核心产区的正品。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