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离不开茶。俗话说: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
其中的茶,有悠久的历史。“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司马迁在《史记》中有这样的记载。
既然饮茶有悠久的历史,又是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所必需,下面我就用连载的方式,说一说茶,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提升对茶与茶文化的认识。
一、茶的生物学属性
茶叶的植物学分类是在山茶科(Theaceae)中的山茶属,为小乔木状或灌木状。茶树是由地上的茎、芽、叶、花、果和地下的根组成,其主要分布在热带或亚热带地区。饮用茶是指用茶树上采摘下来的嫩芽或鲜叶,按照一定的工艺流程,制作出来的一种饮品。
因此,从生物学角度来看,各种各样的茶类都有共同的生物学属性。
① 水分(75%~78%)
茶鲜叶的含水量鲜叶老嫩、茶树品种、季节不一,含水量也不同。一般幼嫩芽叶、大叶种,雨季、春季的含水量较高,老叶、中小叶种和旱季、晴天叶含水量较低。
② 茶多酚(占干物质总量的20%~35%)
茶多酚是茶叶区别于其他植物的很重要的一类化合物,且是茶叶保健功能的首要成分。在茶多酚总量中,儿茶素约占70%,它是决定茶叶色、香、味的重要成分。
茶多酚可以提供质子,是一种理想的天然抗氧化剂,可以清除过多的自由基,并且阻断自由基的传递,提高人体内源性抗氧化能力,从而对人体起到“保鲜”作用。目前,茶多酚可以开发成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药物,对肾脏病也有比较好的疗效。
③ 蛋白质(占干物质总量的20%~30%)
茶叶中的蛋白质能溶于水直接被利用的蛋白质含量仅占1%~2%。这部分水溶性蛋白质是形成茶汤滋味的成分之一。
④ 氨基酸(占干物质总量的1%~4%)
氨基酸是茶叶鲜爽味的主要贡献者,它不仅在口感上中和了多酚类、咖啡碱的苦涩味,同时也能演化出千变万化的迷人香气,是高等级茶品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茶叶中的氨基酸以茶氨酸为主,能够显著提高机体免疫力,抵抗病毒入侵。同时能够起到镇静作用,改善睡眠,增强小朋友的记忆力。增强智力,对女生经期综合症以及肝脏的排毒都有很好的功效。
六大茶类里,总体来说白茶和绿茶这两个茶类的茶氨酸含量比较高,绿茶中高山茶又比较高,而茶芽变异白化的安吉白茶的茶氨酸含量最高。
⑤ 生物碱(占干物质总量的2%~5%)
茶叶中的生物碱包括咖啡碱、可可碱和茶叶碱。咖啡碱具有苦味,叶部最多,茎梗较少,在新梢中随着叶片的老化而下降,夏茶比春茶含量高。
咖啡碱对人体具有提神益思、强心利尿、消除疲劳等功能。
以前喝茶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神,主要就是因为生物碱的这些功能。
⑥ 糖类(占干物质总量的20%~25%)
茶叶中的单糖和双糖又称可溶性糖,易溶于水,是组成茶叶滋味的物质之一。
多糖不溶于水,是衡量茶叶老嫩度的重要成分。茶叶嫩度低,多糖含量高;嫩度高,多糖含量低。
⑦ 果胶(占干物质总量的4%)
茶叶中的果胶等物质是糖的代谢产物。
果胶的存在有利于茶叶加工过程中手工揉捻成形,且跟茶汤粘稠度等有关。
水溶性果胶是形成茶汤厚度和外形光泽度的主要成分之一。
⑧ 有机酸(占干物质总量的3%)
茶叶中的有机酸是香气的主要成分之一,现已发现茶叶香气成分中有机酸的种类达25种。
⑨ 类脂类(占干物质总量的8%)
茶叶中的类脂类物质包括脂肪、磷脂、甘油脂、糖酯和硫酯等。对形成茶叶香气有着积极作用。
⑩ 色素(占干物质总量的1%)
茶叶中的色素包括脂溶性色素和水溶性色素两部分。
脂溶性色素不溶于水,有叶绿素、叶黄素、胡萝卜素等。
水溶性色素有黄酮类物质、花青素及茶多酚氧化产物茶黄素、茶红素和茶褐素等;
脂溶性色素是形成干茶色泽和叶底色泽的主要成分。
⑪ 芳香物质(占鲜叶总量的0.02%)
茶叶中的芳香物质是指茶叶中挥发性物质的总称。
鲜叶中的芳香物质以醇类化合物为主,低沸点的青叶醇具有强烈的青草气,高沸点的沉香醇、苯乙醇等,具有清香、花香等特性。
⑫ 维生素类(占干物质总量的0.6%~1%)
茶叶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类,分水溶性和脂溶性两类。
脂溶性维生素有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和维生素K等。维生素A含量较多。脂溶性维生素不溶于水,饮茶时不能被吸收利用。
水溶性维生素有维生素C、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3、维生素B5、维生素B11、维生素P和肌醇等。维生素C含量最多,人们通过饮茶可以吸取一定的营养成分。
⑬ 酶类
酶是一种蛋白体,在茶树生命活动和茶叶加工过程中参与一系列由酶促活动而引起的化学变化,故又被称为生物催化剂。
⑭ 无机化合物(占干物质总量的3.5%~7.0%)
茶叶中无机化合物总称为灰分,是指茶叶经550℃灼烧灰化后的残留物,分为水溶性和水不溶性两部分。
灰分是出口茶叶质量检验的指标之一,一般要求总灰分含量不超过6.5%。
以上列出的茶叶中的14项成分及各自所占的比例范围,是茶叶这种植物区别与其他种类植物,能被用于制作饮用茶的生物学基础。后面将讲到的茶的制作,分类,冲泡,保存方法,适饮范围,都与这密切相关。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