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头条|生活百科:一文读懂中国茶的分类体系,别再被名字骗了

一、茶叶分类的核心标准:发酵程度

中国茶种类繁多,但所有茶叶都按发酵程度(氧化程度)分为六大类:绿茶、白茶、黄茶、青茶(乌龙茶)、红茶、黑茶。

划重点:

发酵≠变质,而是茶叶中酶促氧化反应的过程。

发酵程度从低到高:绿茶(0%)→白茶(510%)→黄茶(1020%)→青茶(3070%)→红茶(8095%)→黑茶(100%后发酵)。

二、六大茶类详解

1.绿茶:一口喝尽春天

工艺:杀青(高温破坏酶活性)→揉捻→干燥

代表茶:西湖龙井(炒青)、碧螺春(揉捻显毫)、安吉白茶(烘青,实为绿茶)

特点:清汤绿叶,鲜爽回甘,富含茶多酚

冲泡:8085℃水,玻璃杯直冲,忌闷泡

2.白茶:自然本味的活化石

工艺:萎凋→干燥(不炒不揉)

代表茶:白毫银针(单芽)、白牡丹(一芽一叶)、寿眉(粗老叶)

特点:毫香蜜韵,陈放后药香显,黄酮含量高

冲泡:100℃沸水,盖碗出汤快,可煮饮

3.黄茶:被遗忘的“贵族茶”

工艺:绿茶基础上 闷黄(湿热作用)

代表茶:君山银针(金镶玉)、蒙顶黄芽、霍山黄大茶

特点:黄汤黄叶,甜醇温和,产量稀少

冲泡:8590℃水,紫砂壶闷泡更显醇厚

4.青茶(乌龙茶):香气的艺术

工艺:晒青→摇青(边缘破损促发酵)→炒青→揉捻→烘焙

代表茶:

闽北乌龙:大红袍(岩骨花香)

闽南乌龙:铁观音(兰香观音韵)

广东乌龙:凤凰单丛(蜜兰香、鸭屎香)

台湾乌龙:冻顶乌龙、东方美人

特点:绿叶红镶边,香气复杂多变,七泡有余香

冲泡:100℃沸水,工夫茶具,快进快出

5.红茶:征服世界的中国味道

工艺:萎凋→揉捻→发酵→干燥

代表茶:

小种红茶:正山小种(松烟香)

工夫红茶:祁门红茶(祁门香)、滇红(蜜糖香)

红碎茶:CTC工艺,多用于奶茶

特点:红汤红叶,甜醇温润,适合调饮

冲泡:9095℃水,瓷壶或飘逸杯

6.黑茶:时间的魔法

工艺:杀青→揉捻→渥堆(微生物发酵)→干燥

代表茶:

湖南黑茶:安化千两茶(世界茶王)

云南普洱熟茶(1973年人工渥堆技术)

广西六堡茶(祛湿首选)

特点:越陈越香,消食解腻,富含益生菌

冲泡:100℃沸水,紫砂壶或煮茶器

三、再加工茶:跨界融合的惊喜

1.花茶:茉莉花茶(绿茶 茉莉)、玫瑰普洱(黑茶 玫瑰)

2.紧压茶:普洱茶饼、白茶龙珠、青砖茶

3.萃取茶:速溶茶粉、茶浓缩液

4.果味茶:柠檬红茶、蜜桃乌龙

四、避坑指南:常见认知误区

1.大红袍不是红茶!属闽北乌龙茶。

2.安吉白茶是绿茶,因白化变异得名。

3.普洱生茶≠黑茶,传统分类中生茶属晒青绿茶,存在争议。

4.菊花茶、苦丁茶不算茶叶,属代用茶。

五、科学饮茶小贴士

看体质:胃寒选红茶/黑茶,上火喝绿茶/白茶

看时间:早晨喝淡茶,午后喝浓茶,晚上喝老茶

看季节:春饮花茶,夏饮绿茶,秋饮青茶,冬饮红茶

掌握这些知识点,下次买茶时再也不怕被忽悠!从茶小白进阶懂茶人,就从分类开始吧!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