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诞礼俗
1、寿诞日的称谓
一年一度的生日叫“散生”或“小生”,一般不祝寿。一般年龄在五十岁以上者的生日,才可称之为“寿”。男性称为“椿寿”,女性称为“萱寿”。
五十岁称为“知命之年”,六十岁称为“耳顺之年”或“花甲之年”,七十岁称为“古稀之年”,对七十、八十、九十岁的老人,古代称“耄”或“耋”,其中八十岁称为“米”寿,百岁称为“期颐”。
此外,七十七岁称为喜寿,八十八岁称为米寿,一百零八岁称为茶寿。
2、寿诞的礼仪
礼仪因年龄的不同而有所差别,礼仪的中心意义在于祝福、庆贺健康长寿。如果父母在世,即使年过半百也不能做寿,因为中国有“尊亲在不敢言老”的习俗。
小孩子过生日举办家宴庆贺,要吃面条,称喝“长命汤”。生日忌喝“米汤”或“黏粥”,不然会“一年糊涂”。孩子过生日这天不受打骂。
寿诞礼仪一般在四十岁以上甚至更晚才开始举行,各地风俗不同。有的地方则不论年龄,只要添了孙子,留了胡子就可以庆寿。但相同的规律是,年龄越大越隆重。
传统寿礼有一套仪规:先要设寿堂,摆寿烛,挂寿幛,铺排陈设,张灯结彩。寿堂正中坐寿星老人,亲友、晚辈都要拜寿。辈分不同,礼数有别。平辈往往只是一揖,子侄辈则为四拜。
3、祝寿者的礼仪
送祝寿礼物
当代祝寿礼物主要有三种:
一是送红包;
二是送物品;
三是送喜庆礼品。鲜花是送长寿花或万年青,花枝数以“九”为宜。传统祝寿礼品还有寿桃、寿面、寿烛、寿糕等。
语言
语言以祝贺、颂扬为主。容易引起争论的话题不宜在祝寿活动或宴席上讨论。
服饰
宜选用色调明快、含有吉庆之意的红、黄等色,切忌穿全黑、全白的服装,也忌穿黑白相配的服装。
行礼
同辈抱拳打躬,晚辈鞠躬,儿孙辈跪拜礼。
回礼
主人家赠给客人一些回礼,称为“敬福”。
婚嫁礼俗
一、古代婚礼六礼
1、纳采
俗称“提亲”、“说媒”,不是送彩礼。采是采择、选择的意思,是女家谦虚的说法。纳采是男方请媒人向女家送礼求婚的仪式。
当子女到婚嫁年龄,父母便开始为其提亲、议婚。首先是男方家长觉得某家女孩不错,便直接提出求婚或请媒人从中牵线说和。如果女方的父母觉得某家男孩不错,不能直接求婚,转托第三者去提亲。或有媒人发现某家男孩和某家女孩非常合适,可往来于双方,向双方父母提亲。
“昏礼下达,纳采用雁。”
昏即婚,大雁是候鸟,适时选择其所。纳采用雁。象征顺乎阴阳往来之意。后世纳采也有用鱼、鹿等。
纳采礼物不以财物为重,而是以物寄情。如果女方收下,说明这门亲事有了眉目。
2、问名
男方派遣的使者在纳采礼之后,请问女子生母之名,以分清女方是嫡出还是庶出,并问明女子本人名字、排行及出生年、月、日、时等情况,用来占卜婚姻的吉凶。问名也以雁作为礼物。
3、纳吉
男方在祖庙占卜,预测婚姻是否吉顺。获得吉兆后,派使者带着雁到女家报喜,称为纳吉。行纳吉礼后,婚约正式确定。若占卜得凶兆,则无须再行纳吉之礼。
4、纳征
又称为纳成,即向女方送聘礼。男方要送给女方家玄续束帛和俪皮等作为聘礼。玄续束帛就是红黑色与浅红色的帛五匹,其中玄三匹、续两匹。俪皮是成对的鹿皮。
5、请期
男方家经过占卜推算,选择好吉日,派使者带着雁作礼物,去征求女方的同意。
6、亲迎
到了婚期,新郎乘着黑漆车亲往女方家迎娶新娘。前面有人执烛引导,后有两辆从车及准备给新娘乘坐的车跟随。行礼而出,新娘随行。新郎亲自驾车,请新娘上车,再由专门的驾车人代替新郎赶车上路。新郎乘自己的车,快马加鞭,先到自家门外等候。新娘到达,由新郎接进家门,设宴共食,并进行规定的共牢、合卺礼仪。
共牢礼仪是指举行婚礼时,新婚夫妇共吃祭祀后的牲畜的肉,象征夫妻从此以后尊卑相同。
卺,就是瓢,把一个瓜剖成两个瓢,新郎和新娘各拿一个,用来饮酒,共饮漱三次。匏瓜味苦,用其装酒必是苦酒,所以合卺礼不但象征夫妇合二为一,而且也有让夫妇同甘共苦的意思。
举行共牢、合卺礼仪之后,要把剩余的饮食撤到另外一屋设席,女方的送亲人把新郎所剩的食物吃掉,男方的迎亲人要把新娘所剩的食物吃光。
宴席撤去后,新郎要亲自摘下新娘头上的缨。缨是一种丝绳,为男女确定关系的信物,女子订婚后用它束发,到成婚时才由新郎亲自解下。
第二天清晨,新娘要拜见公婆,至此,新娘称为男家正式的一员。
7、回门
回门是婚礼的最后一项礼仪。有女儿不忘父母养育之恩,女婿感谢岳父母及新婚夫妇恩爱和美等意义。去的时候新郎不能空手,礼品要有四样。回门当日返回,旧时有新婚一个月内不空婚房的习俗。
二、婚俗禁忌
1、同姓不婚
旧时人们为了防止同血统的人婚配,就以姓氏来区别血统。一是认为对后代的健康不利,二是认为同姓人结婚会带来灾乱。
2、异姓不婚
人们相信,有些姓氏的人是同一个祖宗,如南方认为周苏连、陈胡姚、徐余涂等异姓间不能通婚。
3、异辈不婚
4、忌门第悬殊
门当户对,指男女双方家庭的社会地位和背景以及经济状况相当。
5、禁忌表亲婚
6、婚龄禁忌
忌年龄过大
老不娶少妻
年龄之差的禁忌
忌违反长幼顺序
ps:码字不易,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